美文网首页苏东坡传
浅谈小说和传记

浅谈小说和传记

作者: 柒侠传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2:17 被阅读9次

舒薇

从一本好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人的一生,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从中汲取一些人生哲理或者教训。但是现在看来传记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并不如小说那么受欢迎。本人在此作为“不欢迎”传记的中小学生的一员,暂且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我认为传记比小说缺少了一些神秘感。如果问一个没有看过《苏东坡传》的人,苏东坡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的生平什么的?估计看过古诗词的人或者稍微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但是如果我问一个没有看过《雾都孤儿》的人奥利弗是谁?恐怕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的。在看小说时,我们对于主人公,主人公的身世社会地位家庭时代背景等完全是一片空白,这样一穷二白的感觉反而给人以强烈的好奇心,让人情不自禁想要挖掘所有的真相。但是在看人物传记时就没有这种新奇感。传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书,正是当你对一位伟人感兴趣才会去看他的传记,但是看他的传记时大部分人已经把那位伟人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因此新鲜感很快就会消磨殆尽。问如何在看人物传记时保持新鲜感?很简单,买一本你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人物传记就可以了。但试问谁会去买完全不知道的人的传记呢?

其次小说还有趣在,它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小说作者并不需要对什么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负责。构造出一个合理的世界和虚幻的人物,安排上合理而不失夸张的剧情。因为种种不受限制的因素作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描绘出一些精心设计的细节。但传记则不同。传记必须完完整整的把一个人的一生呈现给读者,不能做出什么改动,一切必须有理有据。这种局限使得传记写的有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一些年代久远的一些人事物早已模糊不清更是加大了作传的难度。同样写一个清晨,小说中可以描写人物的起床时间, 早餐菜式,衣服款式花纹等等等等。换成传记,恐怕只能在查阅了无数资料后写一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种模糊感使得传记变得寡淡了一些。

还有便是阅读者本身存在偏向。所谓传记,基本都是为名人所作。而针对于中小学生这个阶层来看,名人意味着权威,都是他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人物,换句话来说是相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东西,这种生分的绝对完美与中小学生特有的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撞在一起,自然是让传记不受欢迎。

话是这么说,都是中小学生中爱看传记的人也不少。传记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体,自然有其本身独特的魅力。

相关文章

  • 浅谈小说和传记

    舒薇 从一本好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人的一生,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从中汲取一些人生哲理或者教训。但是现在...

  • 小说和传记

    小说和传记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写不存在的人物的故事,一个是写真实的人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失败-成功”,也可...

  • 小说和传记

    昨天跟一个同事聊天的,开玩笑调侃道,他可以把自己的从小时候到现在的经历写成一本书,那我就那应该可以这么理解,这本书...

  • 《杜拉斯传》读后感

    接近开关,很多事情也忙了起来,可再忙,学习和自我成长是不能松懈的。这周看了一本传记《杜拉斯传》,现在浅谈一...

  • 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阅读习惯?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最喜欢上阅读课,看《读者》、《意林》杂志,根本看不够,非常痴迷于散文、小说和人物传记。 毕业参加...

  • 传记体的魅力

    战争中的“个人战”——由电影《巴顿将军》浅谈传记电影特色 电影《巴顿将军》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美国一位桀骜不驯,身经...

  • 浅谈《天才基本法》小说和电视

    《天才基本法》电视剧终于播完了。《天才基本法》小说真的很好看。但《天才基本法》电视剧和《天才基本法》小说,关系只有...

  • 从封建皇帝的成长到育儿的小思考(听《万历传》有感)

    明朝作为时间较近的封建王朝,有不少的史料。正史枯燥,我都是借着小说和传记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看听听。从《明朝那些事》到...

  • 关于彩礼

    静下心来想想未来的日子,感觉莫名的烦躁。 前两天和对象浅谈了下彩礼的问题,他说和他哥差不多吧,拿10W行吧。他说他...

  • 2020-07-02

    浅谈 浅谈模块设计宏内核 浅谈接口设计Flags 浅谈稳定性设计重试 浅谈人员业务结构设计矩阵式 浅谈接口设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小说和传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n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