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学习,必然是带问题去的

高效学习,必然是带问题去的

作者: 嘁嘁嘁七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0:13 被阅读0次

一本书,好不容易看完了,却记不住,也用不起来?想必,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流程是有问题的,我们只是在被动的吸收信息,没有让信息流动起来, 经过思考加工,联系成整体,再指导实践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经过 获取--->思考-->行动 这三步骤,才能将知识内化,而若想高效完成这个过程,那就需要实现效率获取,有效思考,行动反馈这三步骤。

1)效率获取是指有目的,有方法,有渠道地去获取有效信息。

2)有效思考是指建立新知识点间,新旧知识点间,以及知与行间的联系。

3)行动反馈是指,在实践中检验你的知识模型,是否严密,是否能解决问题,若发现有缺陷,再带着目的问题,开启下一知识内化的循环。

所以接下来将从这三方面,具体说说怎么样做到效率获取、有效思考和行动反馈。

一、效率获取,高效的搜索定位有效信息

1、有目的,有方向的获取消息:

即以问题为导向,去搜寻定位信息,且同一时间,只专注一个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一本书的时候,感觉信息量巨大,当时觉得收获好多,灵感爆发,但读完之后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往往高估了我们的内化能力,当大量不加筛选的信息一起涌入大脑的时候,本来就有限的认知资源被迫大量分散,让大脑变得混乱,也会大大降低记忆和理解的效率。

而一本书中,对你有价值的,可能只有一部分,其余部分呢?也许是已经知道的,也许是现在不想去研究的,也是是感兴趣但不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那么就没有必要把时间,耗费在它们 上面,因为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集中认知资源,以问题目的为导向,搜寻定位相关的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浏览和阅读。

具体怎么做呢?以下三步可做参考:

1)明确目的并写下它

在读这本书前,问自己:想了解什么信息?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2)专注目标,建立舍弃心态:

只关注想知道的、搜寻想了解的。别的固然很好、很有用,也先放一放,不要打扰自己的大脑。这样,才能让大脑专注,集中精力去透彻解答一个问题。

3)每过一个阶段(譬如一个番茄钟),就停下来回顾目标,调整方向。

回顾时,不妨问自己3个问题:

          1)我读到了什么信息?

          2)关于我的问题,我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解答?

          3)要完全解答这个问题,我还需要什么信息?

简而言之,把阅读当成一个项目,带着目标,不断地分割、回顾、思考,一步步向目标推进。

2、有质量的获取消息:

除了这本书籍之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会搜寻更多的相关资源来给我们提供更全面的角度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而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资源获取渠道。

譬如,专家指导,经典书籍,论文等,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收集信息,攻克问题。

专家:你摸索数月而不得入门,可能还不如专家跟你讲1个小时收获更大,因为他/她研究很多年了。

通过专家跟你讲,你可以直接借用他们的知识体系。至于说,去哪里找专家,在行、知乎、行业聚会等等,都是很好的渠道。

专业网站:如果你找不到专家,那你可以在知乎、Quora、Wikipedia或者其它专业类网站,找到相关领域的信息,比较体系化。

经典书:你可能会喜欢读科普类、趣味性的文字,然而,如果你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小问题,而是真的想系统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那么,经典教材不读,很难建立起架构。

3、有方法的获取消息:

1)少时多次,专注阅读:

读书是很讲究状态的事情,长时间阅读会很容易走神,吸收率不佳。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将读书时间分割成小段,保持警醒和专注

2)用快速翻阅、扫视阅读来快速定位:

先快速翻阅几遍书籍,大致记住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当需要查阅资料的时候,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

而且,读书的时候,也不需逐字阅读,用扫视 —— 直接以问题为目标,快速从文字间搜寻。

不相关的部分,就跳过;相关的部分,就停下来。

二、有效思考

1、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

对摄入内容进行结构化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

我以前有个习惯:喜欢照原样摘抄和记录信息。作者怎么写的,就怎么记下来,等以后再去深入思考、理解。

但是,记下来的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回看过。

这样一来,这些被摘抄和记忆的信息,其实都是浪费了。花了时间,却没有收获。

这也是造成信息囤积的最大原因:我们只是在搬运信息,并没有真的吃透和理解它们。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信息进入你的大脑时,不要原样照搬,而是把它们进行结构化的拆解。

进行结构化拆解,并不断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不妨问自己:

1)这段信息讲了什么?

2)对解答问题有什么帮助?

3)它有几个要点?分别讲了什么?

 4)这些要点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要点间有什么联系?

5)怎么用已有知识对它进行联结重构,纳入自己知识网络里?

通过这样不断地把碎片化的知识点,联结、归纳、提炼,将知识点间相联系,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把它们变得有序,涌现出整体性和系统性,补充自己的知识网络。

最后,做个总结,提炼,归纳,联结,将最后的知识网络,写出来,解释给别人听。

2、建立知与行的联系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将知识与问题之间进行关联,来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向问题靠: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可以跟哪些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可以用来解释什么现象?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向知识靠:问自己,这个问题,案例,可以用哪些知识来解释,可以在你的知识网络中寻找哪些知识可以解决它?多次之后,你就知道某类问题该用哪类知识解决了。

如果能够常常做这些“向两边靠近”的思考,不仅能够建立起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会逐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它们不再是割裂的众多点,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

最后,对某个问题,用你的知识网络来解释,把它写成文章输出。

三、知行结合,检测反馈

将第三步得到的知识网络应用到实践中,用它来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因为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你才能发现:你抽象出来的模型是否严谨、全面,有足够的解释力。

紧接着,再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进行反思,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它向着更高层次伸展、蔓延。

相关文章

  • 高效学习,必然是带问题去的

    一本书,好不容易看完了,却记不住,也用不起来?想必,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是因为...

  • 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

    学完了脱不花老师的免费课程《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收获颇丰,践行下输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任务型,带着问题去,带...

  • 如何高效学习一 - 草稿

    这个问题本质是就是『如何高效学习』?你掌握了学习的本质,针对学习本质专注于有用功,那么学习必然又快又好,这就是『节...

  • 《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

    《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 001预习原来很重要 向自己提问,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变高效 002学习模式 直接传递:灌...

  •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学习的必然

    是不是好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都会如同图片中的妈妈一样,对着孩子大喊大嚷,可是这样解决问题了吗? 首先,我来分享一个...

  • 【日】念~快速阅读

    〖001〗 取“带问题阅读” 舍“随机阅读” 带问题阅读,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都是最重要核心部分。 快速高效的找所需...

  • 【0503】快速阅读的方式和好处

    〖001〗 取“带问题阅读” 舍“随机阅读” 带问题阅读,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都是最重要核心部分。 快速高效的找所需...

  • 活在当下

    《如何高效学习》听后感 高效学习需要用心去感受。 高效学习需要放空自己。 高效学习需要及时输出。 高效学习需要让自...

  • 思维逻辑链|如何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深刻

    高效解决问题,你需要这些思锥技术 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和任务,我们需要高效的深度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它...

  • 2022-05-24

    “双减”要减负提质,高效学习、深度学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北京校长夏青峰认为促进学生的高效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学习,必然是带问题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p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