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电梯里孩子突然说:“好久没有新的电梯广告了。”
我扭头左右看看,是呀,我怎么没有留意到,小区的两架电梯四个广告位大概小半年没有新的广告,留在墙上的是电梯广告公司自家的招租广告,我已经熟视无睹,差点当它是两幅固定的无趣挂画——上面写着本位置的广告可以覆盖多少个城市的多少个小区影响多少个受众,一串诸如此类的内容。
从前广告公司可是生意红火,广告几乎一两天一换。
前些年最多的是汽车广告,刚开始是刚需代步型的,大众、丰田、现代、别克……渐渐地档次上来了,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奥迪、奔驰……再后来环保电动车长期占据,特斯拉、蔚来、小鹏……当然必不可少深圳本土电动车品牌——比亚迪。
这期间还穿插着其它类别的广告。曾几何时,各大电商平台轮流轰炸,淘宝(天猫)扭扭捏捏地走了,唯品会姗姗来迟,唯品会前脚刚迈出门槛,京东立即粉墨登场,你来我也来,好生热闹,什么38节、双11、618,1212……一堆的购物节,天天过节。
汽车不打广告我可以理解——市场快饱合了呗,燃油车的时代快要结束,电动车和智能驾驶的风头已过。但过去三年,不是明摆着最大受者就是电商们吗?他们是不需要广告了?蒙头发大财?我想不明白。
我想起来了,除了这两大类,我还遗漏了一个重要类别——教育,曾经红得发紫发黑的行业,它们的名字是那么响亮,那么振奋人心。这个小区,几乎每一户都是它的忠实客户——每个家都有一到两个稚子和一双望子成龙的父母。不过,我想不明白的是,学而思、作业帮、猿辅导这些机构不见了也就算了,为什么连带着核桃编程、编程猫这些也消失得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在2018年-2019年左右,那时候“互联网+”的观念深入人心,每个人的脚步中都带着风,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个梦想——创业,那时候各式的创意和APP广告满天飞,电梯里也飞进好几只,主要是食品和生活服务类的,比如幸福西饼、清洁清洗。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人们日常交谈谈得最多的名词是平台经济、合作共赢、众筹持股、上市。(我有点后悔没有把它记录下来,它也算是我们共同见证的历史,以后也许再也不会遇到了。)
可如今,那些狂热的人儿,那些似锦繁华都去了哪里?
本以为三年过去了,一切会重新好起来。就像翻书一样,轻轻地将这一页翻过去,以为会接着上面的内容继续精彩,却愕然发现已经不是从前那本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