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一世,为三十年。
十世,为三百年。本段话中,代指很多年。
子张问老师: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能知道吗?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举了个例子:商朝承袭了夏朝的礼制,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做了适当的增减;周朝承袭了商朝的礼制,我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做了适当的增减。
也许以后还有取代周朝的新的朝代,以此类推,就是更多年后,也是可以预测得到的。
孔子为讲明了一个道理,社会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变化的是外在,而内在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孔子认为,社会演变的核心,是礼的核心,而变化的,是礼的外在形式。
比如说,一直到今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的协调,这都是需要礼的。
从前的繁文缛节已然被淘汰,不变的是,我们仍然要与他人友好相处,与社会和谐共存,也就是礼。
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千变万化之中,也都有其内在规律。
“君子务本。”
孔子的思想,也就是找到事物变化的根本,并且抓住不放;在瞬息万变中不断权衡,“义之与比。”
这是孔子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