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清浊醉醒之间

清浊醉醒之间

作者: 目送归鸿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0:38 被阅读10次

屈原的痛苦并不在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在于做不到: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当他痛苦地徘徊于湘江之滨,渔父曾劝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但他始终不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最后选择了投江自尽,绝于浊世。渔父虽敬重屈原的高洁,但对他的决绝显然不愿苟同。他离去时的歌吟意味深长: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清有水清的好处—濯缨;水浊有水浊的妙用—濯足。不必非要抱残守缺,只能洗头或者洗脚。强调的实际上正是:随世推移,不滞于物。

与屈原一样觉得独清和独醒的,在晋有陶渊明,在宋有苏东坡。陶渊明在痛苦之下选择了归园田居: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他毅然息交绝游,隐居世外,但只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虽终生潦倒,倒也自由自在。比之屈原的绝路,陶渊明卷而怀之,寄情山水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苏东坡则选择的是游于物之外。不被情牵,不为物累,豁然贯通,将所有的遭遇感慨都无形地消化于胸中,真正做到了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但又不是随波逐流,混迹尘俗,所以既保持了高洁之心,又实现了无往而不快!

屈原陶渊明苏东坡,他们的高洁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才情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的个性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归宿自是迥然有异,屈原选择了以死明志,陶渊明选择了淡然归去,苏东坡选择了随世推移。死有死的壮烈,去有去的从容,留有留的洒脱。难分轩轾,没有优劣。

相关文章

  • 清浊醉醒之间

    屈原的痛苦并不在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在于做不到: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当他痛苦地徘徊于湘江之滨...

  • 清浊醉

    生来仙骨,魑魅魍魉腰间缠 诗词书画有多难,算来刚好八百篇。 疯疯癫癫游世间,凡人谁得管? 我言自有,三分糅粹,七分...

  • 半醉半醒之间

    山中岁月长,弹指已是百千年,念做修罗仙。但愿人间觅得一处春花秋月,搅点风雨,掀点爱恨,也不枉来这人间一场。 江南烟...

  • 当初

    天涯路断在何处梦未醒只道在乎几杯残酒谁分清浊求醉能有几回伤痕怎数 只影楼上空凝目相思醉残月满屋曾经莫名泪流楚楚心口...

  • 丙申端阳怀屈原

    又到端阳艾草芳,汨罗江畔掷粽忙。 不为鱼鳖饱其腹,但求屈公得安详。 “清浊醉醒”孰人知,渔夫不逊楚怀...

  • 在半醉半醒之间

    在饮酒时渐红了脸在半醉半醒之间与白日梦是一样的眼中的世界开始倾斜 清醒时感觉不到地球在转酒醉时感觉不到自己在晃悠同...

  • 新诗之二

    烟, 缭绕上天。 酒, 醒醉之间。 茶, 一壶悠闲。 2017.12.27

  • 未然

    夜幕下灯火如星 云烟里旷野似城 一杯酒清浊自辨 再斟满醒醉无声 歌未解风云故事 梦可知沧海无情 天涯处何为南北 忽...

  • 勿论高下,莫较短长

    醒可醒,醒非醒;醉是醉,醉未醉;半醉半醒是为佳。醒是明智,醉是假装;物我两忘自芳华。 是就是,是不是;非为非,非不...

  • 醒·醉

    黄昏 临风 春色 青烟直上柳梢 独酒三言难语 星辰万点长啸 念 旧事难忘 醉 酒肉穿肠 已是今宵入梦时 迟迟未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浊醉醒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r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