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家朋友一起去公园野餐,准备得比较简单,席地而坐,我9个月的肚子就不方便够取到远处的食物,就近拿起一根黄花啃着,二宝在我旁边,再旁边是我妈妈,我给二宝拿了一个打糕让他慢慢啃着,看着姥姥在那里吃的挺香,确实朋友手艺不错,等姥姥吃差不多了再说吧,接连几个后孩子的打糕也吃完了,我就说姥姥啊给孩子包一个吧,姥姥来了一句他吃吗?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来气,你都没有给他过,怎么知道他不吃呢?耐着性子跟姥姥说先给他包一个试试吧,孩子吃的挺好,姥姥也没想着再给孩子弄一个,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姥姥问我你不吃啊?噎得我无语,我说姥姥那你倒是给我包一个啊...内心里满是委屈,妈妈的眼里心里好像都没有我们了
姥姥好像也有点不好意思,说哎我傻了,然后给我包了一个,哎,吃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很难受,本来坐着就不是很舒适,还没人关心我是不是吃好了,后来吴姐还问我要不要给我包一个,自己亲妈就在旁边,我哪好意思让朋友给包呢...
想到弟弟的话,你怎么还不能接受呢?接受老妈已经老了的事实...可能是这样吧,我还觉得妈妈应该是那个充满大爱年富力强会照顾人的那个样子,妈妈在身边却享受不到妈妈的关爱,很失落...那种感觉,有点像小时候,妈妈给弟弟冲了奶粉却不会看到我也渴望的眼神和得不到时的愤怒与失落,那种感觉,是爱的索取,是孩子般的样子
晚上,我和爱人说了这样的感受,爱人说,老人啊,能自己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不要再有什么更多的要求想法了。我意识到,他确实是成熟的独立而完备的人格,而我,相比较而言就太孩子气了,幼稚而软弱脆弱,妈妈没有给到你的照顾,你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等着被爱而爱未能如期时的顾影自怜。
就像在爱情当中,如果是我要了,你才给的,我们不会感觉到被爱,而更希望得到的是对方主动的关心和爱意
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妈妈,因为之前的一些经历,现在她很少来我家,也很少会帮我做些事情, 她可能会觉得是我不再需要她了,而我感受到的是她不关心我们了,都是很低落的情绪感受
我不需要的,并不是她的帮助,而是伴随着她的付出而来的各种情绪和唠叨批评指责,人当然都喜欢有人帮助自己了,但就算是被别人救了一命,也一定不会喜欢那个救人的人为自己歌功颂德说我曾经救过你,要是没有我哪有你的今天,也不会有人喜欢听到说你干啥啥不行之类的话吧!
我总想美化自己,希望妈妈能够理解我之所以不说让她也是不想让她太辛苦了,是心疼她为她着想的表现,另一方面呢,我还是希望她可以为我们这个小家贡献点力量和余热的,老人也需要有价值感存在感,被需要的存在感,这在我弟看来就是双标,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都是围绕自己的利益转,又得给你服务,还不能说你管你,谁是妈呀?这样的解读让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自私!
如果换一种解读,妈妈不帮忙也不是就不爱我了,这也正是给我成长给我锻炼自己照顾自己家庭的机会,还原我是这个家的主人的位置,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做好做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情!在外野餐也想不到我也是如此,要是妈妈不在身边呢,哎,要是妈妈不在的话我就可以理所当然的让别人给弄了,我乐于撒娇相信他也乐于为我服务!可是到了妈妈这里,怎么就说不出口来说妈给我包一个呢,我在等待,等着妈妈先吃好了,等着妈妈能看到我能想起我的时候,可是我的人类图告诉我要做告知啊要发起啊,我确实不会,更多的时候是用错了人生策略,总是在等待中失去信心等待中愤怒懊恼
自己现在已经四十了,是一个成年人,以一个成年人的状态重新走进关系,妈妈不再是小时候给你温暖给你呵护的那个满足你全能自恋的对象了,不再是你爱的索取的来源,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成熟的一家之主,要更多的把妈妈看待为一个需要被爱被关注被照顾的家庭成员,把妈妈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对你不再有任何义务责任,而是反过来,你要尽孝尽职尽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