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现存留下的记录儒家观点的经书数不胜数,有十三经最为出名,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宋代,包含了春秋至宋代所有的儒家精华。
其中的经典数不胜数,深奥的令许多人不知其义,当然每个都很伟大……
但是有这样一篇经书,它不在十三经之内,因为它早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际经秦火一火一柜而失传。
其名曰:《乐经》
《乐经》里面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在《论语》中,我想孔子已经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给了我们对“乐”完美的诠释。虽然也许只有短短几句。但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可以得到无限的启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什么意思呢?吃粗食大米,喝普通的水,把手臂弯着当枕头睡,快乐也在其中呀,但是不用正当的,光明正大的手段获得富贵,对我来说就是浮云。
在论语中,孔子就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从来不把吃的好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在苦中也会有乐,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苦不苦,苦!乐不乐,乐!
因为心中是快乐的,心中有仁,整个世界都有了“仁”而如果我们的心是快乐的,那么整个世界看上去也是那么快乐。
有人在豪华的宫殿中生活,但是心中依然不快乐,有的人在贫困的地方居住,但每天都很开心,真正能带来快乐的并不是外在的生活,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当我做出奥数题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将魔方复原后我也是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是我走了成就感之后才会有的感觉。
当官的有当官的的快乐,而作为普通的平民为什么不能有平民的逍遥自在呢?
富贵当然可以去追求,如果你是一个狭义之人喜爱救苦救难,如果你是一个豪放之人,喜爱八方交友,如果你是个狂放不羁之人,喜爱对酒当歌,但是你手头不宽裕,一切都是白搭。
前提是,富贵要用正义的手段得来,富贵的前提是守义,钱来的问心无愧,这是凭自己的本领得来的!
君子看中的是大义,只有小人看中的是小利,如果你是为了富贵,用不正确的手段获得,它就是不可取的!
如果取了,那么你做什么都问心有愧,反倒不如隐士做的逍遥自在!
就像儒家讲的诚信一样,你一旦说谎,心中就会很不舒坦,反倒不如“坦白从宽”那样自在,快活。
我有时候会说谎,为的就是那些小利益,但说过慌之后就会觉得很慌张,很不自在,我想用不正义的手段获得利益也会这样,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做了什么事情,天底下总会知道的,到最后免不了被人耻笑,倒不如像包拯那样,把官做的清廉,虽然没有富贵,但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尊敬!
做人,唯有正义,才会乐,才会青史留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