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小儿一起玩蹦床,这家店我们第一次来,项目比以前去的商家多一些
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
儿子玩得不亦乐乎!他习惯是每个项目都玩一遍,然后再着重玩自己喜欢的项目,但其中有一个项目让他遇到了挑战。
成功是成功之母就是以上图片这个,台高度有1.75米左右,以儿子瘦小的身材,要有一定的臂力和方法才能上得去。儿子第一次使劲在原地往上爬,没能上;第二次,他用了一些办法,从较远的距离跑到终点,希望利用冲力,但也没成功;第三次同样失败。我站在旁边,目睹着一切,心想:是让他靠自己努力继续往上爬,还是帮他一把?像他这样还没找到方法,使劲冲,手又没力,能上得了吗?如果一直爬不上他是否就会放弃?不,不能让他放弃,得让儿子尝到成功,或许能在成功里找到方法、又或许感受到成功的美好从而更有劲。想到这,我立刻伸手,托着他屁股一推,很顺利就上去了。站上台的儿子很兴奋,露出灿烂的赢家笑容,但没一会就僵住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站得太高,无法跳下来,必须从前方的铁棍滑下,得接受下一步的挑战,台面距离铁棍大概80cm远的距离,通过滑下铁棍才能到达地面(如下图),刚开始,儿子伸手抓铁棍,他的手太短,根本无法直接碰到,尝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我在地面护着,让他觉得有安全感,且不断鼓励他。只见他伸出手身体直往前倾,往铁棍方向倒,手终于抓到了棍子,
成功是成功之母但脚似乎也不够长,勾不着铁棍,正在徘徊不定,我站在地面,因高度不够,只能抓到他脚底,跟他说“儿子,两手用力握着棍子,抓紧,一只脚伸过来勾棍子,另一只慢慢过来就行,妈妈保护你,不用怕。”从小安全意识很强的儿子畏畏缩缩,我直接抓着他脚往铁棍靠,一下子把他扯了下来。谁知他下到地面乐开了花,兴奋地说“好刺激,妈,我做到了,好好玩,我还要玩。”说完又往上冲,这次遇外的是,他脚蹬两三下竟然就上去了,还自己勇敢地滑下来。
我真为我推他一把而感到高兴,成功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此时真的很对。儿子突破自己认为的极限,越玩越上瘾,且自信满满。
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小姐姐在台上面站了好久,好紧张的样子,台下的男人很不耐烦,在一边催促“快下来,你怕什么,你看,比你小的小孩都下来了,你手完全勾得着,你比人家高,你怎么这么胆小…”小姐姐说“爸,我怕,我畏高”。这位爸爸表情严肃,完全听不进女儿的话,双手交叉在胸前,不断责备女儿,不断催促,让女儿滑下来,就这样,双方僵持着,大概过10分钟,场面完全没改变
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实在看不下去,故意靠近这男人,脸朝儿子微笑,给他加油,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小声地跟这位父亲说“你可以帮孩子一把,教她一次,她有经验就会滑了”(我没有太直接建议,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的方式)。谁知这位父亲大声朝着女儿回应我“不需要帮助她,她都这么大了,胆子这么小,让她自己下来”。眼睛直直盯着女孩。我是局外人,听到这么肯定的回答,只能默默走开,走开时给了个加油的手势送给了女孩。儿子继续玩,每一次都成功,脸上写满自信,我自己玩别的项目,过了20分钟左右,我回来找儿子,只见女孩还站在台上徘徊,台下的父亲走开了,换成教练在劝说,不管教练怎么劝,女孩就是无法自己突破,只见教练爬到台上,抓住女孩的手往铁棍上放,将其脚也往上放,三两下把她滑了下来,女孩兴奋地蹦跳起来,然后蹦着跑来跟我说“阿姨,我做到了!”我给她“椰”的手势,装着不知情,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 “教练教我的”她开心地回, 我继续问“有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女孩一只手轻拍心口,摇头说“没有”。然后,又往着台上冲,再利索地滑下来,重复了好几遍,成功的快感,冲塞着她的神经,同时也给她力量。后来,她和小儿做了好朋友,约着去玩其他的项目,两人形影不离,直到各自回家。
究竟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呵呵!见仁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