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1
作者:暖阳
小时候称外婆“阿奶”(沪语),随上海表哥叫的,一直这么叫着。
外婆能干不精明,精致又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现在想来她很注重生活品质。
记得小时候,外婆就订鲜牛奶(八十年代末),送来的鲜奶,外婆把它倒进奶锅,小火煮着,一直到上面起了一层“奶衣”。早晨煮粥时,有时会加上一把麦片。从南门往北走,过天井,穿过后屋,打开门就是菜场(现在健康路),每月外婆会买上一次鹌鹑蛋(记得当时按个卖,每个九分至一毛不等)。外婆不好吃零食,但是她的橱柜总有好吃的茶食、桂圆什么(还记得麦乳精、乐口福、十全大补膏什么,听得懂的说明都不年轻了)这些都是小辈孝敬的。
印象中外婆常穿着斜襟盘扣衣服,都是手工定制,下面穿着九分阔腿裤,三寸金莲的鞋都是自己做的(她怕自己年纪大了看不清,做了好多春夏秋冬的鞋子,屯着)。想象下这身行头现在也是蛮时尚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一丝褶皱都没有,下面的裤子裤缝笔笔挺。八十年代外婆留了短发,每次出门都发梳得整整齐齐。
海门老街还有说书的,唱戏的,外婆经常会去听说书、唱戏。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应该五六岁)是和外婆、姨奶奶,还有表舅公去工人文化宫看的“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一开始带我去看“三笑”,我还不愿意,我糊里糊涂地说“三小”(海门镇小学)有什么好看的。看的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个子矮,坐久了脚麻,哭闹着以后再也不来看了。
外婆会抽水烟,十几岁就开始了,她说,那个年代是家里有钱、宝贝才让孩子抽的。晚上外婆会卷用来点水烟火的黄色方纸,先卷一个小角,然后左手捏着纸卷好的一端,右手配合着左手在桌上卷,最后将方纸卷成现在吸管的样子,长大了一点也会帮着外婆卷。抽水烟时,外婆左手托着水烟(铜制),右手捻一些烟丝放在水烟管上面,然后将卷好的方纸,点燃,放到烟丝上,伴着烟丝点燃,嘴巴里吞云吐雾,水烟管里发出“咕嘟咕嘟”声音,烟丝烧尽之后,外婆会将黄方纸明火吹灭,再吸时不用火柴再点,只要用技巧,明火又会有,那时看着外婆抽水烟也是种娱乐,慢慢我也学会用将舌头、牙齿、嘴唇配合,随着“噗”的一声,点燃已经没有火苗的黄纸。
外婆年轻时会打麻将,后来学会了长牌,她说“麻将”旧社会是有身份人家打的,麻将桌边上还会有放水果的小几。长牌旧社会是社会底层人打的,比如拉黄包车的,跑码头的,等生意的时候地上放一张纸就能玩了!(没有任何诋毁打长牌的意思,只是还原历史)隔壁邻居都喜欢和外婆打牌,因为她脾气好,牌品好。
外婆对我们规矩很多,比如:食不言、寝不语;不许发出咀嚼声;喝粥不能有声音;大人讲话小孩不许插嘴;小姑娘坐、睡不允许叉着腿;大人走前面,小孩子跟着后面;大街上走路不许吃东西……小时候总觉得外婆的规矩太多,是封建思想。妈妈说,外婆对我已经规矩很少了(因为我是奶末头窝头的奶末头窝头)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三字经”“道德经”里的理念,现在大家又倡导。
外婆还会和我们说许多俗语,只是时间太长忘了好多,印象最深就是“三得字”——吃得下、睡得香、拉得出,话糙理不糙。夏天乘凉听外婆讲“乌女婿”的故事又是最好的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