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但又稍微有些许不同。
外婆,今年已经80高龄了,身体不算硬朗,但也没有大病大灾的。
外婆,一个相对亲切的称呼。
对于外婆的印象,一半来自于自己的观察和密切接触,另一半则来自于母亲的口述。
大嗓门的外婆——我眼中的外婆
初中三年在外婆在借助,因为在爷爷奶奶家中,让母亲太没有安全感。
初中三年,外婆把我照顾得很好,没冻着,没饿着,还经常和我这儿那儿摆摆,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外婆的印象开始深刻起来,不再是一个名词,一个称呼。
她曾给过我这个留守儿童温暖,而现在依旧温暖着我,我喜欢去她家。
所有的隔代照顾基本上都是满足身理需求,不饿着你就好了。
年轻的小孩子们,都喜欢出去玩,都喜欢看电视。
我是一个电视迷,也是一个小说迷,经常躲在房间里看电视,看小说。
每当吃饭的时候,就是一个超级艰难的唤醒时刻;而外婆的那一副好嗓子我着实佩服。
每个周末、每个假期的饭菜都是外婆准备好之后,开始在厨房呼唤熊孩子们吃饭。一声声,超级具有震撼力。
一个湾里的同学(外婆住在半山腰上)对我说,你外婆叫你们吃饭啊,我每天都听得到。
外婆对我来说,有时候就是吃饭前的呼声。
可,外婆的大嗓门可不是仅仅呼唤我们这群熊孩子。在呼唤外公回家吃饭上,这嗓门儿同样管用。一天三顿饭——早、中、晚。基本上所有的农家都一样,外公作为主要的劳动力,一清早就要拿着锄头出门劳作,等着外婆做好饭之后才回来吃饭。所幸,农村的家与地之间都相隔不远。饭做得差不多八九成熟时,外婆就开始呼唤外公的名字,叫他回来吃饭。
每次喊三遍名字,加一句回来吃饭了。外公听到之后再大声回一声。这就完成了整个信息的传播。
如果,我们这帮小兔崽子早起吃饭,或者早点出现在餐厅、厨房,那么这个叫外公回来吃饭的重任,自然落在我们的身上。然而,三年,这种肩负重任的时刻并不多。
对于这两位的感情,我是在这一阵阵呼唤中,看到的。
喜欢串门的外婆——母亲眼中的母亲
外婆,这辈子对于我母亲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母亲提到外婆时,爱中还会带点怨,怨那个家中贫穷揭不开锅,缺少整齐服装还喜欢到处串门的外婆。四川方言叫走人服。
在母亲印象中,外婆及其喜欢走人服,也不知道为什么,依我的猜测应该是可以短暂的离开那个贫困劳累的家,暂时欣赏一下外面的风景吧。然而年少的母亲,无法理解这样的心思,只要外婆要走人服,这就是母亲的屈辱史。
因家贫,没有合适的衣服穿出去,只有去借。谁比较合适呢?那就只有几岁大的母亲。她说,她不想去,外婆就打她;她永远忘不了她借衣服时,别人看她的目光。以至于现在,母亲都不能忍受去借点东西,或者欠点别人什么东西的情景,这是幼年时埋下的种子。那时间、那目光,深深的灼伤了母亲幼小又自卑的心灵。
对此,外婆好像一无所知,她一如既往,风雨无阻的走人服。
重男轻女的外婆——所有人眼中的外婆
可能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年轻的外婆重男轻女相当严重,现在会稍微好一些,可能是发现自己老了,所以儿女绕膝就好。
外婆嫁给外公的时候很是年轻,但这对年轻的夫妇一直没有迎来自己的亲生子女,最后没有办法,在算命先生的指导下,领养了一个男孩——我大舅舅。也是奇怪在领养大舅舅之后,先后迎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亲生的孩子。值得欣喜,却让本来贫困不堪的日子更加贫困。
外婆很喜欢舅舅,大舅舅可能因为是外来子,打不得骂不得,格外小心注意。二舅舅是亲生孩子,依照外婆的说法就是他们家的根,也格外心疼。最小的就是母亲,一个女孩子,所以使唤起来格外顺手。自从有了母亲,家务活儿基本都是母亲一手承包。
外婆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二舅舅,她家孩子哟;后来就是二舅舅的儿子,她家冲冲哟;我们没有享受过被外婆过多的念叨,但是可能是年老了吧,对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很差,相反还挺好(也可能是外孙女,体会不是那么明显);只是能让她念叨的,就那么两个人吧。
外婆的重男轻女,大部分都被母亲一个人承受了吧,另外一点点也被二舅舅家的闺女——我表姐承受完了。所以,离得近未必是一件好事呀。
在母亲眼中,她是两个哥哥的牺牲品。哥哥读书要钱,所以她不能念书;哥哥结婚要钱,所以她只能结婚(收彩礼钱)。在表姐眼中,她只能帮着好好带弟弟,外婆心心念念的也是她弟弟而已。
遗憾终生的外婆——外婆眼中的自己
外婆曾对我说过,这辈子最后悔的两件事,都是关于母亲。
一个午后,外婆坐在屋边的小板凳上,开始和我絮叨:
我后悔当时没有让她念书——你妈妈,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们都夸她能干。读书之外还要回来帮我做家务,但是当时太穷了,你两个舅舅都要读书,我就觉得女孩子读再多书也没有必要,就没念了。哪晓得后来你两个舅舅都没有读成功,可惜了你妈妈。
不过你妈妈也是刚强,说不读了就不读了。幸好她后面自己知道拜个师傅,学个手艺出来,要不然这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后悔当时让她嫁给了你爸——你妈妈,年轻又能干;后来你舅舅要结婚,家里没钱,只有先把你妈妈嫁出去了。那时候你妈看中了一个人,两个人都互相喜欢;但是我没有同意。后来,嫁给了你爸爸,这让我后悔了一辈子。
都是我害了她啊。
那一刻,我有些怨恨,不只是因为外婆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对那个社会对于女性本身的蔑视。
现在的外婆,身体还算硬朗,却也说不上太好,总是念叨着母亲,让她多回去看看她。母亲也一如既往的孝顺着她。隔三差五就回娘家看看,给她买点吃的,穿的,用的。给她收拾家务,陪她说说话。
现在的外婆,重男轻女少了,会心疼母亲了。她年复一年的跟我说着,要孝顺你妈呀。
一个人的一生很长,和历史相比很短;一个人的一生很盛大,和社会相比太过渺小。
(第一篇,言语可能太过稚嫩了,慢慢加油,慢慢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