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通话,总是奶奶先说“拜拜”,然后由我来挂断。
这次也不例外。
基于足够了解,通话时长总是稳定在一两分钟之内。
她以为我很忙,她总这么以为,对谁都这么以为。
其实每次都是闲了才给她打电话,其实每次都可以聊得更久一点。
但是每次她都觉得我忙,不好打扰太久;每次她说了拜拜就放下手机,不管我挂没挂。
我能有什么好忙的?能有什么不好打扰的?
我打电话就是想通过彼此打扰来稳固一下婆孙情,尽管早就坚如磐石;就是想跟她汇报一下生活,让她知道我好好的;就是想听听她的声音,排解一下她内心的孤独;就是想给她解解闷,听她说些在身边时不好说的话;就是想知道一下她的生活,尽管早就清楚,那生活一成不变...
我没什么好忙的,我跟她说了,不用急着说拜拜,有的没的都可以再聊一聊。毕竟长夜漫漫,屋子冷清。
她就是不听。
每次她觉得我说完了重点(其实也不算什么重点,就来来去去那几句问候),就嘱咐我不要记挂,好好听讲,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天凉添衣,然后拜拜。
尽管我还想说些什么,尽管我还没想挂,但是她已经说出了拜拜,而且随后把手机放下。我还能怎样?
她不会挂断,她以为说了拜拜,放下手机就是挂了,然后就去忙她的活。我还能怎样?
我不能怎样,叫不回来的,她总不开免提,尽管我教过,还不仅一两次。可她好像始终学不会,或者说总是没想起,又或者说觉得自己耳朵还是很好使,没有必要。
我只能在她放下手机,自以为是的挂了之后,再细心聆听一阵,她的生活。
我不像她,急着挂断。
有时,只隐约听到电视节目的声音。不用猜,她都是在看“珠江台”,一个看了十几年的频道。她对电视也就这么个要求,能看珠江台就可以了。
她对很多东西都没什么要求,能满足基本需求对她来说就足够了。在她的认知里,物欲无从起,心随平野静,简单就是好,节俭即是宝。
珠江台有她每天不落的天气预报,有她百看不厌的家庭争斗剧——那是她次日的谈资。她总把看的那些在我看来挺狗血的剧情说给她老友听。
总要说些什么吧?没话找话也要说些什么吧,不然生活平静得叫人压抑,日子漫长得叫人难过。
有时,能听出来家里来了客。说是客,其实也不过是从家门口经过,进来嘬口水烟筒,或者借点什么工具,唠嗑几句就走的村民。
有时,能听到她大喊“哈,你个死猫,㓥了你!”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那只“奶牛猫”进了她的房间,她怕它掉毛,所以要赶它出去。
不过大多时候,她放下就没声响了。
奶奶总是担心打扰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她很少主动给我们打电话。
即便打了,因为心疼话费,也是长话短说。
老人说话总是会很客气,他们会把要说的话藏在话里,你揪出来那个话头,他们就会很开心,就能说得久一点,你揪不出来,他们就会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奶奶总这样,不问她就不说。
我们怕她憋坏了,她怕我们担心坏了。身体不舒服,能瞒则瞒。瞒不住的时候,她如实招来,但总不忘安慰我们不用担心,那都不是事。
这么多年了,她还是这样,老是这样,担心别人多过自己。
她总怕自己会成为拖累我们的累赘,总是这么“自以为是”。
她什么时候才能不这样?
看开点吧,奶奶。
我们的生活早没有你经历的那么不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