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人们可以用师长的口吻提出非难;至于说到建议,那就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口气了,然而这种口气,高傲的哲学家是不太喜欢的”。 ——卢梭《爱弥儿》
大学教育近些年来饱受诟病,例如人文社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中的职业需求相脱节。谁都会调侃几句“毕业即失业”,但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尝试较少。我自进入大学以来已近十年,对于大学教育有点心得,在此愿抛砖引玉。
人总会问三个问题:“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为何存活于这个世界”以及“我如何存活于这个世界”。相应地产生了三类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总结万物规律,人文社科知识告诉人生意义,以及职业技能知识维持基本生活。前两者的知识研究者组成了大学教育机构,后者的技能拥有者形成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这可以从大学与职业培训机构的起源上得到验证。
在现代大学刚诞生时,能入学者家境非富即贵,因为他们不用担忧贴补家用这些世俗之务,所以初期的大学生要么致力于了解世界而去学习自然科学,要么追问人生意义之所在而去学习人文社科。待工业革命后大工厂的出现,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刚参加工作的年青人大多技术生疏,于是训练年青人职业技能的培训机构出现。所以,大学更偏重于抽象的科学理论研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偏重于实际的技术改良应用。
这种局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发生转变。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都是工匠师傅们的技术改良,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以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创新为主,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彼岸的真理,现如今却能在此岸创造财富。在尝到甜头后,提供最前沿科学成果的大学纷纷为现实社会提供自身知识,例如自然科学与公司合作开发新技术。此时回答“我为何存活于这个世界”这一问题的人文社科知识却相对落后了,毕竟追问人生意义的答案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愿意为此买单的市场。
并且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进入大学,相应无需担心经济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比例下降,大批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找工作的苦恼。于是大学里人文社科专业不得不尝试去转型,开发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例如经济学提供经济分析,法学提供法律服务,文学提供写作辅导,但职业技能开发的成果参差不齐,甚至有人抱怨专业教育只着眼于功利性而忽视学术性。
总而言之,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科学理论直接应用于创造财富,推动了大学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同时大学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他们毕业后对于大学教育结果提出了更多的功利性要求。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自然科学知识凭借其创造的巨额现实财富而成为显学,但人文社科知识则不得方向而徘徊于大学角落,甚至我的某一专业老师说,“社会学是贵族专业,穷人家的孩子还是不要太勉强自己”。
那人文社科专业如何继续存活于大学之中呢?
个人认为,既然大学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大学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责任以对大学生及其家庭负责。那么何不更多地与校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一起开发专业职业技能,提供更多实习工作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前习得基本的职业技能。
另一方面,大学依然是学术性的科学研究之地,有人会致力于学术研究而暂时放弃或者本身不需要大学教育的功利性成果。因此,是否可以将大学教育分为职业培训式和学术研究式两种?如同英国硕士分为Taught Postgraduate(授课型硕士)和Research
Postgraduate(研究型硕士),前者面向职业技能,后者面向学术研究,这样职业和学术两不误。
以上皆是一家之妄言,有兴趣者可以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