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首所见诗

两首所见诗

作者: 桂叶圣 | 来源:发表于2024-09-14 09:23 被阅读0次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袁枚的《所见》明白如话,真就是记录看到的小景一副。袁枚自己的感情完全不见。仿佛是看监控录像。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梧叶寒声”,“江上秋风”,不能说不是所见,但更多是叶氏自己的感受。真正所见而有情趣的是最后两句。

对比袁枚和叶绍翁的这两诗,最后两句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出作者得到的结论,然后才具体描写看到的画面。

但是袁枚的“意欲捕鸣蝉”相对来说容易推得。或者,除掉韵律的考虑,从逻辑上来说,三四可以调换位置,完全可以把“意欲捕鸣蝉”看作是“忽然闭口立”推得的结论。读者只要有夏日闻蝉的经验,不难联想到,作者听到的歌声中,忽然闯入了蝉鸣,进而才让牧童“忽然闭口立”。

而叶绍翁的第四句,固然是一副闲适画面,但是因为不知这“篱落灯明”是什么,会让诗歌显得不那么温馨。“知有儿童挑促织”,通过儿童的乐,更突出作者自己的“寒”“情”。

从距离上来说,袁枚所见是近景。可以想象,袁枚和牧童之间可能相隔不过数米。

叶绍翁的所见不一样,他是从江上看岸边的。江河的流水、江面的风声,这一切都让叶氏的听觉受到了阻碍,再加上他与所见的“一灯明”之间的距离,少说也得是十几米吧?这一切,使得“知有儿童挑促织”,不那么容易得到。

相关文章

  • 教育名家论坛第一天下午张立军

    爱国诗两首课堂教学 一、师生对诗 诗词可以用来交流。 二、齐读两首诗。《示儿》《题临安邸》 为什么将两首诗放...

  • 我和别人祝贺母亲节方式不一样

    两首诗 ...

  • 周六的感赏与投射日志(1021)2021.12.18

    感赏女儿,睁眼醒来就主动要完成今天需要背诵的两首古诗的任务:一首诗是清代查慎行的《月夜书所见》,一首是宋代...

  •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晴

    坚持每天两首诗

  • 书法:咏秋诗两首

    咏秋诗两首

  • 我半个小时能写两首诗

    我半个小时能写两首诗 即使今天是工作日 忙的我头晕眼花 头晕眼花的又写了两首诗 我半个小时能写两首诗 现在休息一下...

  • [诗]所见

    汐水/文 糖水衍生出话题,他们越聊越肥关于质疑、信任和一棵树。踩着影子有人小心求证,有人掏出心肺有人在饱满的话题里...

  • 诗-所见

    文|嫙子 清风,请许我徐徐走开 我会带着动听的歌唱 去歌颂每一处有你的地方 水浪,请容我再一次地多看 俏皮地你会迎...

  • [诗]所见

    汐水/文 等到心烦,板车才来“你……” 我咽了咽草帽摘下,我看到沟壑、雪山以及缺了牙的腼腆他费劲解释,说绕错路我说...

  • 书写练习

    假如你不够快乐 两首诗 忘了什么名字的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首所见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jb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