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名家论坛第一天下午张立军

教育名家论坛第一天下午张立军

作者: 二三苏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20:04 被阅读0次

爱国诗两首课堂教学      

一、师生对诗

诗词可以用来交流。

二、齐读两首诗。《示儿》《题临安邸》

为什么将两首诗放在一起?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爱国诗,诗人同朝代,都有收复失地的决心……)

三、诗中的123(简介)

3个地点:九州,汴州,杭州

2个朝代:北宋,南宋

1个军队:王师

四、诗的朝代背景。北宋,南宋(简介)

“豪华版”介绍:出示课件,教师解读。

“简装版”介绍:课件一闪而过,篇幅短。试着用三句话概括。(学会概括资料)

1.北宋被占领.

2.当权者逃亡杭州。

3.百姓想收复失地却不能如愿以偿。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时代背景介绍。

五、品读诗词(解释)

1.自己读一读诗,有所发现,并说一说。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引导。

2.说一说两首诗的不同。

对于收复失地的想与不想。诗中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具象语言,描述诗意)

1.分析第一首诗,解释诗句,体会爱国情。

2.分析第二首诗,解释诗句,体会亡国恨。

3.爱国者与亡国者的对比。

对两首诗进行对比。爱国者是……亡国者是……

六、两个诗人相见,会有怎样的对话?(想象)

这会是怎样一番对话?陆游说……林升说……

1.看看两首诗,想象他们的话语,两人一组交流。

2.展示对话,感受诗人的情绪。

《示儿》:悲伤,期盼

《题临安邸》愤慨,讽刺

3.带着这种情绪,朗读这两首诗,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申。

展示臧克家《有的人》选句。


学生根据自己水平完成任务

课后讲座。      

一,关于课堂整合。

1.整合课文,要从课文的关联性出发。四看四不看。

看大不看小,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看多不看少,要把文本串一起,不能孤立。

看里不看表,把握文本背后的核心。

看无不看有,进行适当的想象、延申、和补白。

小中见大,少中见多,无中生有。

2.同整教学。分为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

正向同整。同类型文本整合。

反向同整。两篇立意相反的文本整合。

侧向同整。一篇带多篇。

古今同整。

二、课堂活跃氛围的“度”

组织课堂活动,要做到随意而不随便。课堂的“闹”要有限度,语文教学要趣味化而不是娱乐化,任何活动环节的设定都要遵循的前提是“语文化”,让课堂有亲近感。

教材的规定性越来越强,组织教学要在“规定动作”范围内,进行自己的“自由动作”,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名家论坛第一天下午张立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ur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