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体系 助力太行岩彩
——系统理论视角下“太行岩彩画”发展路径思考
张范津
邢台文广旅局以建设“书画之城”为目标,立足中国绘画传统,创新并探索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结合太行山自然物性特点,打造出了具有太行山基因和太行山肌理,植根传统、锐意创新,立足太行、写照时代,融汇审美、形成流派的“太行岩彩画”书画品牌,此概念及画作已经推出,便受到各界瞩目。
岩彩绘画是一个古老的画种,是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变革诉求相结合的产物,其源头可追溯到公元三世纪的龟兹石窟壁画,只是在宋元以后,随着水墨画的发展而逐渐式微。但“太行岩彩画”却一种是崭新的尝试,它以古代艺术为土壤,以当代科技成果和绘画语言为依托,通过不同表达手段和材质,以独特的美感和卓殊的艺术语言,向世人展现着关于太行泉城的特殊之美,实现着传统和当代结合的叙事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崭新太行泉城的风貌。最终达成,使“太行岩彩画”成为邢台新的文化符号,用“太行岩彩画”赋予太行山新的人文形态,从而构建起太行泉城文化和精神的新的物化载体。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太行岩彩画”亦不例外。若让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一种文化聚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循系统理论设想的线路思之,在这一历程中,若能得到以下三大体系的加持,或许发展会更加迅捷。
(一)主体素质提升体系
画家是“有诸于内,行诸于外”的绘画主体,发展“太行岩彩画”,必须首先在画家素质提升和培养上下功夫,若无一个具有良好自身修为、高超文化素养和精湛绘画技巧的画家队伍,就不会有上乘的画作。实现这一目标,起码要有一下四个抓手作为辅助。一要抓培训。培训是教知教能、学知学能的重要途径。当前要认真办好现有“太行岩彩画”创作提高班,打好“太行岩彩画”绘画基础,提升创作能力和水平。在此前提下办一些普及班,以扩大“太行岩彩画”创作人员队伍,扩大影响力。二要抓研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绘画技巧和理论研究。定期不定期针对岩彩画创作中产生的新感受、新画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办一些短训班、研讨会,交流心得,解疑释惑。三要抓采风。“太行岩彩画”创作,既要师古师今,更要师法自然、师法生活,而采风则是最佳途径,是绘画创作的灵感之源。通过采风发现美、感知美,发现新视角、产生新构图、驾驭新画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岩彩独特材质和审美特质的感悟,激发更加鲜明的审美体验,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四要抓共性风格的培养。“太行岩彩画”概念,以“太行”修饰“岩彩画”本身就是流派、风格的标识。因此“太行岩彩画”作为一个文化群体,一种流派,就要在“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中,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在题材处理、表现手法上,在格调力度把握、意境意象营造等方面,亮出集体的审美认同,凸显集体的风格交集和靠拢,惟其如此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效法效应,否则难以形成画派流派。
(二)艺术特色推介体系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古代真理级别的认知,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则是当代“沽酒”教训的总结。当众多美酒飘香的时候,人们何必非要去你那个偏村僻巷买酒喝呢?即便千里马,若不去主动找伯乐,也会落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下场。当前用独具特色的“太行岩彩”讲述“太行故事”的序幕已经拉开。“太行岩彩画”的艺术价值推介系统也必须随之上线。在这里三方面作用不可忽视。一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主体推介作用。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为主体,邀请、动员本市、本省乃至全国的评论家对“太行岩彩画”作品、“太行岩彩画”现象展开评论、研究,通过专家之口讲述“太行岩彩画”的“故事”,通过评论家之笔传递“太行岩彩画”的精彩,扩大“太行岩彩画”的影响。二是发挥多重“基地”的推介作用。立足邢台实际,建立“六大基地”。依托《邢台日报》文艺副刊的主流传播优势,建设“太行岩彩画”画作及评论刊发基地;依托邢台学院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建设“太行岩彩画”研究基地;成立“太行岩彩画”绘画协会,依托协会的组织优势,聚拢岩彩画画家力量,建立“太行岩彩画”创作基地;依托中小学及老年大学教育教学优势,开展“太行岩彩画”进校园活动,建立建设“太行岩彩画”普及基地;依托市群艺馆普及群众文化的前沿优势,建设“太行岩彩画”展示推广基地;依托融媒体矩阵快速迅捷优势,建立“太行岩彩画”数字传播基地。通过“六大基地”,成批量、成系统推出有创作实力和潜力的“太行岩彩画”画家和画作,宣传“太行岩彩画”的艺术精华,以提升“太行岩彩画”知名度、美誉度,使之成为“太行岩彩画”走向社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摇篮。三是画展的展示推介作用。文化行政系统及“画协”每年要定期不定期举办一些画展,以展示“太行岩彩画”的优秀作品。要巩固近年来“太行岩彩画”各地巡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巡展范围。鼓励岩彩专业画家举办联展、个展,鼓励岩彩画家参加更大范围乃至国家级画展。同时,建议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方式,拓展延伸画展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功能,通过现场作画来展现“太行岩彩画”的绘画技法、颜料调试技艺,让观众感受岩彩画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以及岩彩画矿物色的独特审美。建立优秀创作人员激励机制,凡参加全国各地画展以“太行岩彩画”作品之名获奖的,市政府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三)经济价值实现体系
近年来,有人花2.7亿港元买张大千的《桃源图》,花1.72亿元买毕加索的《两个小孩》,这是书画收藏热的典型例证。从投资和收藏的角度看,书画显然已成为一座让人眼热的金山,而当代书画则被视为最具价值的潜力股。由此可见,书画早已超越了它单纯艺术品的属性,成为了投资收藏的重要标的物。而它一旦背负上“资本”的属性,则又为画家们的艺术创作增加了一重新的动力,为衡量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增加了一种新的标准。
近年来,岩彩画不但备受国内艺术界瞩目,而且还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推起的新一波文化浪潮的激荡,相关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加深了公众对岩彩画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提升了其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而且也促进了经济价值的显现。在此背景下,实现它的投资、收藏价值,无疑是增强创作动力和后劲的有效举措。因此要加紧跟进,培养市场,旗帜鲜明的打造“太行岩彩画”这一投资收藏的优质潜力股,理直气壮地宣传它的经济价值。首先,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太行岩彩画”协会等人民团体,通过组织参与对“太行岩彩画”的绘画鉴赏、品评,引导人们了解、关注、喜爱、认同并激发收藏兴趣。其次,市博物馆要制定“太行岩彩画”收藏标准,建立“太行岩彩画”收藏展示专厅,通过市博收藏,抬升岩彩画投资收藏价值。第三,携“太行岩彩画”步入招商引资领域,把岩彩画作为招商引资伴手礼,以肯定其价值。第四,建立岩彩画线上线下拍卖体系,通过大张旗鼓的拍卖,宣传其价值。同时,在知名度高、信誉好、实力强的画廊实行“特许经营”,鼓励其售卖“太行岩彩画”,并为其艺术性背书,以期尽快把“太行岩彩画”推向发展高峰。
2024年1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