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农村,在农村无忧无虑地长大,升学,高考的失利,然后选择了还不错的专业,做着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走出农村,来到大城市,在前段时间靠家里人的’扶持’刚贷款买了房,这是过往二十多年的经历,是大众化的路线,是普通的,简单的。
从开始一件事,总是心存幻想,幻想着自己要怎样怎样,但随着时间的侵蚀,发现当初的幻想早就破灭了,想法的幼稚可笑,而后重新面对着这个真实而又自我感觉无力的现实。
越是年轻越容易气盛,这里的气盛理解的是心高气傲,现在也是能从自己所做的事中感受的到的,最明显的’症状’是:一个人的时候,想着要戒骄戒躁,保持耐心,保持谦虚等等,而后面对的是他人或是一群人的时候,那种自我膨胀,虚荣心就起来了,各种吹牛逼扯犊子,总之自己要最大程度上表现出甚至夸大好的一面。有时候,想想这种想法也是挺好的,夸下的’海口’,一个人时,得去想想怎么去解决呀,这不动力也就来了么?也有想过少刷存在感的做法,但有时就是因个人修炼的不够,觉悟不高,无法,又刷了一次存在感。现在也不是说要去克制,苛责这刷存在感的做法,毕竟这种欲望是天生的,又何必勉强自己,不表现出比别人强一点,怎么能有勇气在这个环境中活下去?
看看,有时想法就是这么矛盾,做法也会在不经意间违背初心。想想,该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去做好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
这里不是123……做法的罗列,不但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罗列,而且就算列出来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会以放弃而告终,条条框框还是清晰地躺在笔记里,做法也竟是如此清晰地偏离预设的轨迹。
做好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两字,「定投」。想学什么,就去投入,而且是持续地投入精力时间,年轻时没钱,三无青年事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所以那也没什么担心的,焦虑的,毕竟最有价值的投资标的永远是自己。
举一个自己身上的例子,加入笑来老师定投践行群。在这里,高手如云,就拿定投的标的Box来说,自己一个月定投的金额远不如他人一周定投的多,心里头那落差还是挺强的。笑来老师也经常跟我们分享,不要去看定投的金额,要关注增长的比例,要能做到长期持续地投入,坚决不离场。经老师指点,再加上自己的’通透’:不要拿现在的自己和定投之后未来的那个自己相比,没有意义,因为在定投之前,定投之后的自己,那根本就不是在一个级别上的,要拿未来的自己去比较。
在定投的过程中,能慢慢地感受到定投所带来的力量,举一反三,而后的自己无论是在生活上的,还是工作学习上的,都能耐下心来去运用「定投」这神奇的力量。
抛弃那所谓的条条框框,放弃那些对自己不着边际的方法论,从一件事情上开始,从定投开始,做好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