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就没有提前做“功课”的习惯。
比如要上台演讲了,连演讲稿都没怎么好,或者没有念熟,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上,结果可想而知,掌声寥寥。
还有人要参加面试了,连公司做什么都不知道,于是被问起来也只能回答出书上的答案,完全没有提前的调查研究,更别说实地去了解了。
有些人孩子都要生了,连孩子出生后的准备都没有做,更没有当好父母的准备,还以为可以过自己的二人世界。
有准备跟没准备差别很大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
所有投资功课都是在投资之前完成的——买什么、什么时候买、怎么买、达到什么指标后卖,怎么卖,这些都是要在投资之前完成的功课,而不是在投资之后在去补的作业——财富自由之路
而很多人此生压根没有学过如何“提前做功课”,他们的习惯是“实在不行的了才手忙脚乱地补作业。于是这跟有准备的人差距就出来了。一个胸有成竹,一个手忙脚乱。
比如说去旅行的时候,有的话会提前去搜索攻略,提前做好计划跟各种预案,于是游玩起来就能驾轻就熟,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想反,没有做任何准备的人,就可能意外频出,不是买不到票得排队,就是没地方吃饭饿着肚子,虽然游玩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可体验感天差地别。
如何提前做“功课”
《礼记》中有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话“有备无患”,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说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不仅仅是做大事要如此,日常的小事中也是一样。
做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提前预想任务,把能先做的事情提前完成,哪怕任务很复杂,经过多次拆解,一次完成一点,任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被解决。提前完成该做的事,就可能为未来创造更大的空间,让自己游刃有余。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演讲来说,演讲的成功很大部分取决于提前做的准备。
-
提前准备好演讲稿。演讲的核心内容当然不能是现场想出来,必须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准备稿子,一篇好稿子才是好演讲的开始。
-
提前进行演练。先把写好的文字稿自己朗读几篇,哪些通顺,哪些比较容易卡壳,读一段,背一段,直到整篇稿子都烂熟于胸。甚至为了配合仪态和表情,还得练习演讲的动作,哪些动作不能做,哪些表情不能有。
-
提前做好现场预案。最靠谱的做法是演讲现场去走一遭,熟悉一下环境,预想演讲时的场景,观众的反应,甚至他们要提问的问题,这样即使出现异常情况,心里也不会慌。
当然,任何的提前准备都会有纰漏,这就需要做足准备,预先准备一些别人遇到过的问题,然后结合临床发挥就好了。
凡事都可以提前做准备
凡事都可以预演,凡事都可以做准备的。
所谓的“超常的应急反应”其实是可以提前通过各种假想和预演提前反复练习的——李笑来
任何事情只要深入思考,关注其发展趋势,都是可以提前进行预测的。我们要保持清醒保持敏感度和洞察力,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能经常进行审视,做好整体局势的把控。
牛人在做事之前,都会把要做的事情在整个脑袋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遇到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准备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你也可以这么训练自己,凡事做之前就在在头脑中的预演,其实就是做事之前的准备,比如找领导汇报的场景,比如活动策划的整个流程。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就发现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鞋机,甚至还会激活了自己脑袋的创意。
为什么别人做事的时候那么有把握,就在于他们凡事都提前做了“功课”。
*如果你这部分内容有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并欢迎给我留言或评论,我们一起进步,做时间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