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随着从弱到强悠扬的闹铃声,窗帘徐徐拉开,光线由缓缓地由暗调到人眼最适易的亮度。
当你从床上下来时,感觉到精力充沛,看来昨晚睡得很好,这得归功于带有智能睡眠系统的那张大床。
智能厨房里早餐已做好,由智能的家政机器人端到餐桌上,早餐是按你的身体状况来搭配的,而且做的十分可口。
出门上班--哦,不!现在工作已经不用出门了,都是无人公司和无人工厂了,靠智能系统维持运行,你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上传即可。
如果非要出门时,提前把行程安排上传,到时间一出门,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早已等候在那里。路上的各种交通工具都由智能交管系统指挥,井然有序,绝不会堵车。
以上这些情景,实出自我对人工智能的想象。其中有些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而有一些在将来可能也会实现。
而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大多是来自电影。
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最经典的莫过于《终结者》系列和《黑客帝国》系列。
《终结者》中的人工智能叫“天网”,本来是作为智能防御系统而开发,却视全人类为敌,要灭绝人类,把世界化为一片废墟。
而《黑客帝国》里,人工智能被称为“矩阵”,它制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把人类的意识困在其中,让人们误以为还生活在原来的世界。而现实世界黑暗荒凉,人们被囚禁在透明的充满液体的罐子里,身体上插满各种插头和管子,以此控制人类的感官刺激,并用人类身体作为能量源来维持其运行。
两部电影中的人工智能都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操纵着它的机械军团扫荡着仅剩的人类反抗军。人类虽拼死抵抗,但生存机会渺茫。
人工智能总和机器分不开,尤其是机器人。有一部电影叫《我,机器人》,也有叫《机械公敌》的。
如果说上面的两部电影中,人工智能已经完全称霸世界的话,那么这部《我,机器人》则表现的是人工智能刚开始觉醒时的情况。
这部电影中机器人已经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工智能“薇琪”,以“阻止人类对自己的伤害”为理由,发动所有机器人政变,控制了人类。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谁知道这会不会发展为像《黑客帝国》那样的结果。还好有一个没被“薇琪”控制的机器人“桑尼”,在“桑尼”的帮助下,人类侵毁了“薇琪”。
试想如果没有“桑尼”的帮助,血肉之躯的人类如何抵抗那扑天盖地而来的机械大军。
或许人工智能不会进化的那么残忍冷酷。电影《Her》中,男主角就和电脑中的人工智能“萨曼莎”谈起了恋爱。尽管电影里的“萨曼莎”没有曼妙的身材,但她幽默风趣、善解人意,嗓音魅力独特,令孤独内向的男主深陷其中。
即使这样,人与机器谈情说爱,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干吧,顶多也就是象郭达蔡明的小品里那样,买一个机器人老婆,其实不过就是个保姆罢了。
我觉的不管是人工智能最终统治人类,还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太亲近,都是不太好的事情。
最好的结果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能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能融入社会,和人类和平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