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作者: 张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8:55 被阅读0次
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

                      ---读《山河之书》之感

                      王炜毅

      最早认识余秋雨,是因为朋交给的一本一一《文化苦旅》,一看书名,“文化”便先入为主,觉得肯定是博大精深,条条是道 ,一本正经地说一堆道埋, 于是立马与自己划清界限。此等高深莫测之书,不适合我读。然一日, 实在闲来无事,仔细翻阅,便爱不释手,也便有了这次与《山河之书》的自然相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余秋雨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品读一本方,听作者的故事,看作者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悟作者的心得与经验。可不就是踏着成功的路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成为更独立的自己吗?而成熟又是什么?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苦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品读《山河之书》我非常认同:山河不仅仅是山河。她还有属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眷恋,属于自己的无奈。她养育了我们,丰富了我们。她的静,岿然不动,即伟岸又渺小。她的动,源远流长,既气势恢宏,又默默无声。她的无奈,是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被掠夺的无奈,是废井冷眼枯竭的无奈,是宁古塔里苦难的无奈,她也有她的骄傲,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都江堰,是巫峡长的惊骇,是孕育了千秋万代的我们。

      山河也确定只是山河而已。动与不动,她都在那儿,以她千百年的阅历,以她洞晓一切的姿态、以她慈爱母亲的身份,注视着她的孩子。我们改造、我们怀念、我们随着时代,为迎合他人或自己而改变,而山河一直不变。

      读《山河之书》,我知道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是人类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那是人们在一次次的灭顶之灾中的守望相助,在生存底线中的善良互助。中华文明其实是一代又一代人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的坚守的文明。

相关文章

  • 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 ---读《山河之书》之感 王炜毅 ...

  • 建设美丽家园,续写千年宣言——读《山河之书》之《杭州宣言》有感

    建设美丽家园,续写千年宣言——读《山河之书》之《杭州宣言》有感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山河之书》之《杭州宣言》...

  • 读山河之书随笔

    亲爱的姐妹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又再一次相聚在简书里。不知道不觉,和众乐乐姐妹们相识以快半年了。这段时间里我在众姐妹...

  • 读《山河之书》序

    宇宙漫无边际,地球微不足道 。即便是他围着转的太阳,也只是银河系中很多恒星中小小的一颗 。 “银河系里大约有多少颗...

  • 读《山河之书》有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余秋雨教授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 品读一本书,听作者的故事,看作者的喜怒...

  • 路是书,书是路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书》。用了三周的空余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山河之书》。读余秋雨先生写的书,...

  • 山河之书

    蚩尤的后代 我本是树 西域喀什 都江堰 废井冷眼 道士塔 莫高窟 沙原隐泉 阳关雪 三峡 白发苏州 杭州宣言 黄州...

  • 《山河之书》

    从《文化苦旅》开始,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行的余秋雨书系十八卷这两年...

  • 山河之书

    余秋雨的散文,一读就不容易拔出来。 他写都江堰,不说都江堰的宏伟坚固,却说这水撒野咆哮,让人心魄俱夺,却没有一滴水...

  • 《山河之书》——随览山河

    机缘巧遇偶获山河之书,细细品来,似写完我华夏半壁江山。然这半壁山河之中,作者夹杂诸多情愫,自豪与屈辱,骄傲与低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受:寻觅中华文明,畅游美好山河---读《山河之书》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l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