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4)从小就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天生就有读书学习的心思,我们要慢慢塑造这种环境,给他讲故事、读绘本,越早开始越好,他对于学习的热情就会大,以后上学以后也就水到渠成的喜爱学习。作者还建议给孩子多读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而且不必过多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逐渐的增加注释。流传下来几千年的古诗,必然尤其优秀之处,是现代文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趁早让孩子接触古诗,慢慢熟悉,接受并且喜爱它。
5)如何表达我们的爱?
我们小时候总是盼着新年,因为过年的早上会穿新衣服,会吃饺子,有的还有压岁钱拿,每到这天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这种期盼还是看得到的礼物,作者建议可以设置一个节日比如圣诞节,用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可以在平时搜集孩子的愿望,比如一个玩具,一件衣服等等,在这天的早晨送到她睡醒睁眼看到的地方,就会开心一整天,而且每年都会期盼着。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必然是知道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的,可他感受到的就是父母的爱,不管什么时候,这种爱会给他无穷的力量,对于以后的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第二章里面主要讲述了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
1)在玩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知识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学科内容。在孩子上学之前,我们就可以通过与他玩耍“开小卖部”,“角色互换”等游戏,让他对数字有概念,加减乘除逐渐掌握。当然在做这些小游戏的时候,肯定不能让孩子知道你的目的,否则他就会把这当成一种负担,从而丧失兴趣。
2)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本来课业压力就比较大,就会阻止孩子看课外书,或者是学习的时间还不够呢,哪有时间去看课外书等等。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都会扼杀掉孩子对于读书的兴趣,本来是有机会培养出阅读的孩子,丰富他的见识,也有助于智力和情商的发展,这么一顿操作下来,随着时间增长,孩子就会感觉到学习越来越吃力,因为对于他的发展还停留在小学阶段。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不带有目的性的阅读,单纯靠兴趣来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在写作的时候也会下笔如有神,读书是输入,写作,表达等是输出,输入量不够,输出怎么会好呢?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不要横加干涉,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