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
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 :白骨观断欲望 得寂静

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 :白骨观断欲望 得寂静

作者: 99e72d136c08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4:44 被阅读220次

    壹、  

    常有年轻的男众,咨询如何学习白骨观解除对治异性渴望之苦。

    健康的种子与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潮湿的水分相遇,必然生根、开花和结果。

    身体健康的男众,在生命成熟阶段,对异性生起欲望,此是非常正常的感受,因此:

    其一,中国圣贤孔子《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是民生问题;男女是康乐问题,生而为人就离不开这两件事。男众无须对渴求男女康乐之事羞愧自责。

    其二,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

    其三,不要自学不净观。

    如果没有实修经验之不净观老师的当面指导,禅修者自修白骨观,大多会收获心理疾病,或者抑郁或者自杀。

    其实,不只是不净观需要具备实修经验的禅修老师指导,修习任何禅法都皆需要有实际禅修经验的老师指导,如此才会少走弯路,甚至走偏了,严重者或者身体出现问题,如,头痛、胸闷、肌肉僵硬等,或者患上心理疾病,如,抑郁,甚至精分等。

    贰  白骨观禅修

    两种准备

    禅修者修习白骨观前,要做两种准备:

    一、慈心禅修习圆满,面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和境,皆平等心;

    二、有白骨观实修经验的老师指导禅修。

    否则,修习白骨观会产生厌世情绪,抑郁甚至自杀。

     

    两种观照目标

    一、牙齿为所缘,修习白骨观

    就餐时,以咀嚼为观照所缘,觉知咀嚼时上颚不动,下颚动。

    首先,咀嚼时,如理作意是白森森的下颚骨做着上下运动,触碰着白森森的上颚骨;

    其次,如理作意之下,夹菜时,是白森森的胳膊骨架和白森森手指骨架握着筷子,伸向菜,夹菜;随后,白森森的胳臂骨架和手指骨架,握着筷子,取回菜。

    再次,如理作意之下,“看到”身边就餐的男众和女众,皆是一具具白森森的骨架,以各种姿势坐、行、站、取菜和吃饭。

    接着,持续观照咀嚼,咀嚼的动作会越来越慢;伴随咀嚼的动作,感觉身体也随之一点一点消融;同时,光明伴随着咀嚼的动作出现在眼前;一丝轻安、一点喜悦、一缕轻微的乐受在心中油然生起。

    再接着,禅修者持续观照咀嚼,光明伴随着越来越慢的咀嚼越来越明亮。

    随着咀嚼的停止,最终光明是越来越白,且越来越亮,如同LED材质的灯泡,点亮的时间越久,光亮越明显。

    光明白到极致,亮到极致的时候,会在禅修者眼前幻化出耀眼的亮光,瞬间覆盖了整个世界;观照这些所缘的心,亦被吸纳在光明中,与光明融为一体。

    紧接着,心从光束中退出时,光明自动充溢于内心。

    心中充满光时,心中必然没有五盖出现的空间,欲贪自然消逝。

    最后,此时取呼吸、心跳、脉动、白骨或其他所缘观照,虽闭眼,但光明之心观照时:这些微弱所缘如同安静放置于高清晰度的显微镜下,所缘细腻的变化皆清清楚楚。

    微细所缘的细腻变化,引导观照的心进入中舍的状态,最终趋向彻底的寂静。

    二、头盖骨为所缘,修习白骨观

    首先,因为头骨的颜色为白,持续关注白色头盖骨后,头盖骨越来越白,也越来越明亮。

    其次,此刻如果观看自己、他人或动物全身,那么他们全身皆呈现白骨骨架状,无论坐、站、行、卧等,皆是一具白骨骨架;

    再次,如果继续观照头盖骨,头盖骨的白色越来越亮,光亮越来越刺眼,头盖骨会在一瞬间粉碎为无数耀眼的粉末状光亮,心自然和耀眼的光亮融会;当耀眼的光亮消逝于无尽的虚空中,心也随之消逝于无尽的虚空;

    接着,心从无尽的虚空中退出,此后内心自然充满光明,行住坐卧间,皆是光明之心。

    再接着,当内心充满光明时,五盖必然不会生起,自然在生理上心理上,对异性再也生不起任何欲贪。

    最后,此时取呼吸、心跳、脉动、白骨或其他所缘观照,虽闭眼,但光明之心观照时,这些微弱所缘如同安静放置于高清晰度的显微镜下,所缘细腻的变化皆清清楚楚。

    微细所缘的细腻变化,引导观照的心进入中舍的状态,最终趋向彻底的寂静。

    禅修案例

    无垢菩提幼多病,7岁时即动手术开膛破肚,摘除肠子上的一块息肉;后来,右脚多次被玻璃等物品割破,经常情况危急时,不打麻醉,就直接剪除肌肉,缝合伤口;激光微创手术清除肾结石,数次对身体打开又缝合的经历,除了青春年少时,在意身体的健美外,一直觉得身体是一种累赘。

    20多岁时,读《老子》第十三章之“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一段,以老子为知己。

    30多岁时,偶读北传佛教《心经》之“五蕴皆空“,当时感觉与我心有戚戚焉,但对”五蕴皆空“无具体注释,似懂非懂;

    40多岁时,在南传佛教四念处禅法中,寻觅到如何才可以达到“五蕴皆空“的方法,尤其听闻”白骨观“这一词语时,身体皮肤、血和肉立刻消逝,只有白森森的骨架,在行住坐卧;

    后来,机缘具足,先在缅甸学习不净观和白骨观的禅修方法,但是缅甸禅师甚少详细开示如何修习不净观和白骨观;

    再后来,偶遇泰国修习白骨观和不净观的禅师,捅破了不净观和白骨观修习的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即如理作意;

    最后,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了强化对咀嚼的觉知,早餐时,我面前放着一面大镜子,结果成就了白骨观。

    禅修实践

    以前觉得自己可以清晰地觉知咀嚼时是上颚不动下颚动,以为自己的观照特别细腻,一边咀嚼一边看着镜子,才知道以前自己对咀嚼的觉知太粗枝大叶:

    闭上眼睛觉知咀嚼,虽然能够感知牙齿的咬合、脸部咬肌的动作、太阳穴附近筋肉的鼓起落下,但是相对睁开眼睛看着镜子里咀嚼时的牙齿的咬合、脸部咬肌的动作、太阳穴位置青筋的跳动、下巴上的肉随着牙齿咬合等等细腻的变化,闭上眼时的觉知还是太粗糙。

    闭眼觉知咀嚼,睁眼看镜子里的咀嚼,慢慢地觉得貌似很熟悉的“我的”身体,其实非常陌生,想象中的身体和实际看到的身体完全不一样,开始疑惑所谓“我的”身体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时,去观察其他就餐的异性,发现咀嚼时异性皆是“牙齿在咬合、脸部咬肌在动作、太阳穴位置青筋在跳动、下巴上的肉配合着咀嚼在动作“等等,此时,眼里和心里再也没有美女或者气质高雅的异性,只有在做着咀嚼动作的就餐者。

    中午进餐观照咀嚼,发现除了上颚不动,下颚动外,覆盖上颚的上嘴唇有一个向内抿的动作,不让饭菜洒出口腔,正是因为上嘴唇这个微细的动作,导致我在观照上颚不动下颚动,如果心不够稳定平静,觉得咀嚼是上颚和下颚同时做咬合运动。

    当我发现咀嚼时上嘴唇微细的动作后,内心涌起巨大的喜悦,瞬间身体消失了,我很惊讶,不过,惊讶一生起,立刻身体的消失感立刻就结束。

    心更加安静时,持续观照上颚和下颚的咬合,只需三五个观照后,当心和观照的所缘(所缘即上颚不动、下颚叩击上颚)在一起时,发现整个世界只有上颚不动、下颚叩击上颚这一现象,此时心里出现的只有上颚和下颚白森森的牙齿,不再有嘴唇和舌头、面部皮肉血等覆盖物;

    观照头部,发现只有白色的头部骷髅,也没有毛发皮肉骨血等;

    观照身体也是只有一具白森森的骷髅,这时你不再对异性有任何兴趣,曾经贪爱黏着的家人亲人朋友,也全然放下。

    借助此时的定力,去观照心跳,首先,觉知心“跳动、落下”;心“落下,再跳动”的现象非常明显和清晰;

    接着,三五个观照之后,心跳动、落下的感受越来越微细,这时需要提起精进力,跟上和觉知心微细变化的能力;

    再接着,心跳动和落下的感受似有似无,这时更需加强精进力,跟上和觉知细腻变化的能力;

    最后心跳动和落下的现象,与观照心跳动与落下现象的心都同时消失,那刻开始,内在外在的世界立刻寂静清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 :白骨观断欲望 得寂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pf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