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以后
2023年7月26日 晴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并没有认真读这回的故事,只是在草草地翻阅,三国中的战争真的是太多了,可以说三国的人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这一日,曹操发兵要夺汉中,经过蔡邕庄,遇到了归汉之后的蔡琰,刚好从这段故事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蔡琰归汉后的生活,下面是原文:
曹兵出潼关,曹操在马上望见一簇林木极其茂盛,问近侍曰:“此何处也?”答曰:“此名蓝田。林木之间乃蔡邕庄也,今邕女蔡琰与其夫董祀居此。”原来操素与蔡邕相善。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北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琰配与董祀为妻。
三国时,人们对于女子的再嫁还是很宽容的,或者我们蔡琰的故事中窥到一斑。曹操想起昔日老友,他来至庄前。接下来是原文:
曹操令军马先行,操引近侍百馀骑,到庄门下马。时董祀出仕于外,止有蔡琰在家,琰闻操至,忙出迎接。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问于蔡琰。琰答曰:“此乃曹娥之碑也。昔和帝时,上虞有一巫者,名曹旴,能婆娑乐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其女年十四岁,绕江啼哭七昼夜,跳入波中。后五日,负父之尸浮于江面,里人葬之江边。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为孝女。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妾父蔡邕闻而往观,时日已暮,乃于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读之,索笔大书八字于其背。后人镌石,并镌此八字。”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
操回顾众谋士曰:“汝等解否?”众皆不能答。于内一人出曰:“某已解其意。”操视之,乃主簿杨修也。操曰:“卿且勿言,容吾思之。”遂辞了蔡琰,引众出庄。上马行三里,忽省悟,笑谓修曰:“卿试言之。”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少’字是‘妙’字;‘外孙’乃女之子也,‘女’旁‘子’字是‘好’字。‘虀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旁‘辛’字是‘辤’字。总而言之是‘绝妙好辤’四字。”操大惊曰:“正合孤意。”众皆叹羡杨修才识之敏。
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中也有记载,只不过有点小小的不一样,上马行三里,为行三十里,世语新语中还有曹操的感叹之语,曹操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曹操是走了三十里才想到,而杨修当时就明白了。所以曹操说自己和杨修的才学差了三十里。蔡琰为当世的才女,做胡笳十八拍,也曾留下传世的悲愤诗,却也没有参透这几个字的含义。那蔡琰也曹操之间,这才学又差了多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