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学车,因为是手动档,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离合器。
那时候我一直在质疑发明汽车的人,为什么不能在离合器中间设置一个清楚的分界线,而非要人去摸索呢?
一开始我对这个操作还不是很熟悉,当需要加速的时候,我就抬得比较多,想变慢时,也踩得较深,力求一步到位。
教练于是一直提醒我脚上下的幅度其实只需要一点点。
我没有真的去了解离合器这样创造的原理,但我发现了生活中有些和“控制离合器”相似的事情。
长大和小时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小时候,你只需要知道,做a一定会得到b,比如你今天认真复习单词,明天默写就有了更大的机率拿满分。
但长大后的事就比较复杂了,比如我听说构建以房贷为中心的资产负债包可能会实现财富自由,但我可能需把手头上的作业做完、顺利毕业,之后还需要做一系列和目标相关的事,最后也不一定能走到我想要的终点。
一开始我还没从小时候这个思想的“惯性”中跳出来,所以喜欢去找一劳永逸的方法。在“一步到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我发现很难去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了。
因此我开始学习把步子变小。
我的左耳因为听电话听得太久,可能有些用耳过度,现在如果只戴左耳机,左耳就有不适感。
所以我直接不戴左耳机,只戴右耳机,时间长了,右耳也不太舒服了。
于是我到医院去,医生看了一会儿告诉我,“外表看上去没什么损伤,你的耳朵没问题”,这个结果让我哭笑不得。
最近开始,我左右会同时戴耳机,但如果哪只耳朵有些不适了,我就调低音量,再让耳机戴得松一些。
觉得没什么不适感了,再调整回来。
这样下来,我的耳朵比之前的可用性就提高了很多。
我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一点冲突,而我又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我就非常绝望地想着“这段关系干脆破裂算了”。这也算我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这种解决方案,实际是我急着得到一个稳定的结果(无论好坏,我想要得到feedback),我不想要忍受这种不确定性。
那如果我依然想要解决问题,并且想让这个冲突有个较好的解决结果,我需要的其实是耐心。我不需要跨很大的步子——告诉对方,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们绝交吧。我可以选择只跨一小步——等待。
等我自己冷静,等对方冷静,关系也许就恢复了。
学会调整的我,就像理发师突然有一天突然听懂了顾客的那句——“修一下就好”。
那小步走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1.慢。科目二通关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速度慢。因为你的车技还不够好,如果你慢,则有更多调整的机会。快,则可能手忙脚乱。生活同理。
2.动。桑德伯格在《lean in 》中提到,人生不是一把竖梯,除了上就是下,而是方格架,你想上去有很多种路径。当没法向上跨一大步时,那只要朝着目标继续动,即使是向左、向右、甚至向下,坚持走到终点的就是赢家。
3.乐。幸福在于设置一些能踮脚能够得着的目标。因为步子小了,实现起来成功机率更高,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步到位的方法不起效,那就调一调、修一修,也许就能够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