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患得患失,做的这事儿,心里想的那事,心里充满了焦虑感,让我焦虑的事有那些呢?
1.孩子期中试,我原以为能考100分,结果才是90分。
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充满了焦虑感觉,觉得孩子习惯不好,成绩不好,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我想是我太注重分数,太想满足我的虚荣心了,既然没有达到期望的分数,那就要寻找原因,更正学习方法,我的孩子也不是最差的孩子,她自主能力还是很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阅读打卡不能断。
2.运动会的事宜,总觉得自己打的不行,打的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我该怎么做呢?
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步伐练习,每天练习三组,一次15分钟,让动作成自然,再超长发挥,也许会有意向不到的结果,总之、有一点点行动,总比没有的强。练总比不练的好。
通过此事,我发现所有事不是会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想法更会,没有报名就不会练习,不练习就永远处于那个水平,所以永远要记得逼自己一把。
3.阅读完一本书没有很大的收获,书读完只是读完了,感觉自己感悟不够深刻,写不出好的书评,这是为什么?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没有深度阅读,既想又想还要想的思维,让我的思绪不知道飞到了哪里?我参加阅读挑战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打卡啊?阅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或许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指导我有更优秀的行为。
所以,阅读,放慢脚步,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喜欢?对自己有什么指导,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4.既想学习得到课程,又想学习李松蔚老师的课,还想学习学习强国的论语,更想每天阅读两小时的书,最想陪孩子写作业,阅读书籍,最最想做完所有的家务,让家里整整齐齐,还想运动……
这么多所做的事,因此让我做了这心里惦记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我的太贪心,想要一口吃一个胖子,下次再有这些想法时,自动排序,做最重要的那个,关键是要做,假如今天再有这样感觉,那我会先完成阅读,再在做家务的时候听听书,然后做运动,最后陪孩子做作业,晚上陪孩子阅读。
5.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跟上她们就早退了,这也让我很焦虑,所以圈子很重要,环境很重要,在什么样的环境就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我长期做的,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接下来的日子要好好想,为什么自己没有主见?为什么没有主见这个问题成为问题?
6.对爱人心存一丝挂念,这还是表现出我的不自信感,把所有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认为他应该……,他应该……,所以总想着他会来给我解释一点什么,或是主动问候我之内的,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透过此事,我看到自己的不成熟,没有人成为自己的避风港时,自己要庇护自己,自己要努力生存,获得更多的技能。还说明一个事,我太闲,太闲就容易思维飘忽,所以活在当下,活在此刻,享受当下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7.小宝阅读21天,又发了一张奖状,他对发了两张奖状的人充满了羡慕感。对于幼儿园的同学,能够拿奖状是父母的功劳,不是孩子的,孩子做的好,是父母指导的好,所以在孩子身上要多花些时间。
8.每天做最重要的三件事,现阶段我最重要三件事:阅读打卡、步伐训练、学习强国。这三件事不能断,持续跟进。就像创造生命奇迹所说:
爱把我创造得犹如它自身一样
例如:
神圣本质将我创造为神圣的。
仁慈本质将我创造为仁慈的。
利生本质将我创造为利益众生的。
完美本质将我创造为完美的。
我只要想称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成为。加油吧!每天都是暂新的一天,每天都是幸福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