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熊迷上了一款名为“天天练”的游戏学习软件:一段3-5分钟的小视频,以卡通漫画的形式把数学、国学、物理等知识点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回答相应的习题,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理解——虽然题目本身跟课本练习册上的也差不太多,但搭配着“打怪升级”的游戏模式,每完成一节内容都可以攒金币、冲排行,娃简直是分分钟上瘾的节奏:现在熊每天都惦记着解锁两个阶段的口算、学一整章的数学、跟读一课自然拼读字母、看两集唐诗介绍,若不是我出于保护视力的原因强势限制,他还想再加《西游》《三国》《水浒》各一小节……他会振振有词的告诉我:天天练就是要天天练才行的——同样是刷题和学知识点,这劲头和我之前带他每天做口算题、刷百花思维训练的状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啊!
《天天练》的官方介绍当然,这种用游戏方式带孩子学习知识点的方式并非天天练首创,远的不说,咱们拆过的《妈妈教的数学》就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通过生活中的游戏潜移默化学数学”的原理和做法。虽然“玩中学”的理念让孩子喜欢、家长惊喜,看起来甚是美妙,我们也都能接受陪孩子玩益智游戏、身体游戏的好处,可一到了电子游戏上,当孩子显示出的巨大兴趣时,我们内心就忍不住有了隐隐的不安:这样的“学习”打开方式真的对吗?不是应该“学海无涯苦作舟”吗?
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游戏改变人生》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思想颠覆。这本书强调的不仅仅是游戏思维或游戏力,更多的正是那种被多数人看做洪水猛兽的电子游戏——对人生带来的积极改变!
《游戏改变人生》 作者简·麦戈尼格尔说起游戏,尤其是让孩子玩游戏,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的抵触。即使我们家爸爸自己也玩《王者荣耀》,每次小熊要求“爸爸,我能玩一局吗?”的时候,依然会遭到拒绝。倒不是故意双重标准,而恰恰是因为深深明白游戏的诱惑力有多大,甚至对自己的自制力都不信任,迁移到孩子身上的时候我们就更没信心、为了避免他们“沉溺”宁愿全面抵制。
面对这种“普遍现象”,《游戏改变人生》的作者简·麦尔尼格尔认为,与其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不如分解来看游戏中的元素,看看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么有吸引力、让人欲罢不能的;如果能提炼出游戏中的游戏力,主动在日常任务中加以运用,任务不就能完成的更容易更高效、人生自然也就更有趣更丰盛了吗?
“好玩框架”指的是,你决定为了纯粹的愉悦、兴奋活享受而做某件事。随便问一个孩子,为什么他们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你得到的第一反应通常会是:“因为它好玩呀。”但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好玩并不是一种间断的积极情绪,比如欢乐、感激、好奇或者自豪。相反,好玩是一种心态。好玩是我们描述一种因为喜欢而喜欢的活动。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为了报酬、表扬或奖励而做一件事,就不太可能形容此事好玩,哪怕这完全是同一个活动。这是因为只有把焦点完全放在我们感受到的内在快乐、兴奋和享受上,而不是想到为此获得的外在奖励,才会觉得好玩。事实证明,有意识地追求好玩而非尝试寻求回报,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状态。
——《游戏改变人生》P163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玩游戏,但我们都有沉浸在一件事中欲罢不能的经历:五六岁时跳格子跳得忘了回家、小学时心心念念想去的游乐场、中学时废寝忘食研究过的化学实验、上班后曾经追过的小说连载……那些活动像磁铁吸引铁钉似的吸引着我们,没有人要求非得这么做,我们是自发自愿的、为了享受那一刻的愉悦和兴奋而选择了这样的行为。
这种“因为喜欢而喜欢”的状态当然很美妙,问题是可遇不可求,而且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严肃有用的活动是不太可能“好玩”的——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嘛。既然内心早已认定这是个“苦差事”,本着“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要想迎难而上,那就只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问题是这种依靠外在奖励驱动的行为一来不能长久,二来还有边际递减效应,很多时候不仅达不到效果,还有反作用,实在算不上好办法。
为什么很多人尽管参加了锻炼,却还是在长胖,哪怕他们特意为了减肥而参加锻炼。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对身体活动的看法和他们在锻炼后吃什么,这两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认为身体活动是“锻炼”的人一般当天晚些时候吃了更多的甜食和高热量零食,因为他们大多认为锻炼是件苦差事,是为了改善健康而做的,锻炼本身并不好玩、不令人愉悦。因此,锻炼值得“奖励”。奖励中包含的热量往往超过了锻炼消耗的热量,于是人长胖了。
然而,认为身体活动主要是一种好玩事情的人。事后用食物奖励自己的可能性就低得多。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体力活动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并认为这就是奖励。他们不需要小饼干,不需要土豆片。他们已经玩过了,这就是足够的奖励!
——《游戏改变人生》P164
无论是外在奖励作用有限,还是“认为一件事情好玩”更有益处,都不难理解。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明明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任务”,怎么才能变成“因为喜欢而喜欢”的好玩的事情呢?难道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美女游戏设计师简·麦戈尼格尔告诉我们,“好玩”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来填;换句话说,只要你想,任何活动都可以变得好玩!
让活动变得“好玩”不在于活动本身的性质,而在于你怎么看待它,你是否把焦点放在了潜在的愉悦、兴奋和享受上。完全相同的活动是好玩还是负担,是想要回避的东西还是想要立刻一头扎进去的东西,完全看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其进行描述。
——《游戏改变人生》P165
不改变活动的性质,只是转移一下看待的焦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就能把枯燥的任务变成值得享受的游戏?如果乍听这个观点感到震惊,我很愿意跟你分享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
去年9月,为了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我开始练习瑜伽。新习惯的培养必然会遭到身体系统的自然抵触,即使已经坚持了超过21天,我还是常常会有想放弃的念头。那时每天打开瑜伽垫之前我都要一遍遍说服自己:看看你肚子上的游泳圈,镜子里的双下巴,再不锻炼都快没法见人了。虽说确是事实,但这种念头却没能如我所愿带来持久的动力。10月底,以孩子生病、忙得没时间为由,我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瑜伽练习还是中断了。
后来偶然和一位瑜伽爱好者聊天,她谈到“用瑜伽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专属空间”时,我忽然就被打动了:是啊,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纷繁复杂的琐事,时间空间甚至思考内容都常常被占用,由不得自己掌控。如果每天能留出哪怕15分钟给自己,舒展舒展身体,放松一下心情,什么都不用牵挂,只是静静的享受当下,那会是多么愉快的感觉啊!
带着这样的想法再次重启瑜伽计划,我发现每天15分钟同样的练习动作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了:只要踩在瑜伽垫上、听到熟悉的引导音乐,我就如同隔绝了周遭的环境,进入一个封闭的、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享受每一次呼吸带来的自由气息——即使保持平衡依然很难、平板支撑依然很累、手腕会酸腿会痛,但每天一次的瑜伽时间却变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刻,我不再需要要求自己去“坚持”,而是在一天一天“期待-享受-再期待”的循环中走到了现在。
这个过程看起来神奇到有点假,还带了点自我催眠的意味。实际上,“好玩框架”的应用确实不需要改变客观事实,仅仅通过调整认知就足以达到目的。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表明,改变一个人对身体活动认知的心理框架并不困难。就连不喜欢运动的人也能重新将之框定为一种好玩的活动。比方说,只需要把活动从“步行锻炼”改为“兜风散步”,强调有机会享受令人愉快的风景,这就足够带来区别了。心态上的这一微妙变化让人们吃更少的奖励零食,成功减掉了更多的体重。
——《游戏改变人生》P164
你是否承认每件任务都有它令人愉快的部分?我相信是的,无论是期待中结果的美好还是过程中顺便收获的乐趣,让我们把它找出来。问问自己:“这件事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或者“这件事有什么令人兴奋的部分?”不管是把“步行锻炼”改为“兜风散步”,还是把“早起看书”定义为“享受阅读”——只要愿意看到“我有机会感到愉快和享受”,就足以让你为这个任务兴奋起来。而一旦把任务视为“享受乐趣的机会”,我们就更有理由对自己说:“这会很好玩哦!”
是的,只是为每桩任务找到一个你“因为喜欢而喜欢”的方面,并以之为焦点,你就已经进入了“好玩框架”;如果能把需要做的每件任务都视为享受乐趣的机会,你的人生不就变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吗?
如果你依然觉得摸不着头脑,可以试着套用这三个句型改写同一个任务:
1、我不得不做某事,因为……
2、我选择做某事,因为我想要……
3、我喜欢……,所以我愿意做某事
为了检验这个改变句型的方法是否有效,我专门请我们家七岁不到的熊宝来做了个示范:
1、我不得不做数学练习题,因为妈妈要我做。
2、我选择做数学练习题,因为我想让妈妈开心。
3、我喜欢妈妈开心的陪我玩,所以我愿意做数学练习题。
好吧,老母亲的情感绑架阴谋完全被看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