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遇见你
早听说李老师的“主题阅读”开展的有声有色,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她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真想有一天一睹她的芳容!
昨天群里发出“全体语文老师,明天上午第二节到三三班教室听课”的通知,但群里没说听谁的课,我还以为是我校哪位教师的课呢。当走进三三班教室,我看到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她体态丰腴,气质中散发着书香气息。经打听原来她就是李玉娟老师,真是一次美好的遇见,我也为这次缘份的来之不易而感怀。
李老师的课题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听着她的课,犹如山涧一汩涓涓细流,轻快而缓缓地流淌;又如品一杯茗茶,令人回味无穷。且不说李老师的功底有多深厚,单单从她那优雅端庄的举止和不俗的谈吐中就可见一斑。她的课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语言干练。
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一句都恰到好处,真是多一句而繁琐,少一句而表不清。
第二,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李老师首先出示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让孩子读、接着理解诗意,然后说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诗意这一环节里,不同的是李老师给孩子每人发了一份“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资料链接,在资料中找出解释诗句意思的句子并标出来。通过这份资料的解读,孩子们很快地理解了诗意,作者的思乡之情便溢于言表了。
接着让孩子找出作者是借什么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然后又依次出示了王维的第二首诗《杂诗》、第三首诗《相思》,以学第一首诗的方法学习第二三首诗,当然,方法掌握了,对第二三首诗的学习速度就快些了。
最后抛出两个问题:这三首诗都是借助什么表达思乡之情的?有什么异同之处?第一个问题较容易,第二个问题就有些难度了,但在李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孩子们对答案逐渐清晰。
三是,适当地拓展,提升孩子能力。
李老师说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那么你们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在孩子们说不完整的时候,李老师适时作出了补充,并让孩子说出了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从而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还有,她让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来填空,如: ( )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少一人。
孩子们各抒己见,有说“吃红豆”、“见红豆”,有说“见寒梅”,、“望寒梅”……这样不仅让孩子进一步地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愁,更让孩子知道了,在写作时可以借助事物来寄托人的情感。
另外当孩子思维受阻时,李老师善于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如上面那个填空,一开始孩子不知如何填,李老师说:“把我们刚才说的传统节日和风俗结合起来……”马上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八月十五忆山东兄弟,……遍吃月饼少一人。”随即,李老师高兴地说:“这首诗是你作的,作者一栏里应是唐代诗人王维和当代诗人王子豪。我们的第一位小诗人诞生了。”
之后,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性被李老师充分的地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着说……。
再者,李老师在让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常用“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很有想法”、“你是一个很会表达的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和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是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可我的思绪还沉浸在王维的淡淡乡愁里,挥之不去。
虽未与李老师说上一句话,但这次刚好的遇见,留下的足迹不也是美丽的吗?
刚好遇见你 刚好遇见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