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产值得焦虑

作者: 币布斯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23:49 被阅读0次

    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人对伪中产焦虑的认识是越来越清晰了。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伪中产的基本盘足够大,他们才会被社会更清晰地刻画与认识。

    但关于究竟什么是中产,其实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2017年标准,年收入在32000元以上的人都算是中产,号称中产在全国居民总数中占40%。但这个标准的制定,是将中国人按收入高下平均分为5组(各20%),最上两组算是中高收入,就算是中产,那占比永远都是40%,一百年不许变,没什么参考意义。

    世界银行和瑞士信贷研究所的标准就要严苛不少了,将中国人的收入按汇率折入世界财富标准,分别得出了22%和28%的中国人属于中产的结论。

    但我依然觉得,两家国际机构的结论,怎么看都像是在给那些准备来中国做消费升级的外企打气。

    因为将他们的标准折回人民币,大致区间是家庭年收入在10~90万之间。首先这个巨大的跨度就让人挺迷惑的,其次这个下限也让人生疑。

    一个年收入10万的家庭在山区可能说的上是村霸(其实也未必),放在一线城市可能也就比低保强点。他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怎么让电表倒着走,要搞消费升级实在是想多了。

    人民群众对自己永远是最狠的。同样的新中产标准,放在15年的一份流传于坊间的报告,就变成了:月收入4.5万元以上(据考证来源似乎是一份东北亚收入报告)、一线城市有车有房(无贷款)、流动性资产150万……

    这个中产标准据说看笑了很多人,但十个看笑九个哭,还有一个在狂哭,因为这时候他们才算看明白,自己连中产焦虑都不配拥有。

    然而一旦达到这个标准,我愿称之为真中产。别的不说,在没有房贷车贷压力的情况下,还有100多万流动资产,即使做最保守的私募理财,也能有8%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这就是一年8万,快要达到世界银行对中产的定义了。

    蛋都算中产,鸡还好意思哭吗?

    另外,在这么好的流动性情况中,家庭即使遇到突发变故也没有那么容易一夜返贫,情况还是比较良性的。据我的观察,这类人的焦虑和所谓的中产焦虑完全不同,主要集中在如何让房价不跌、如何参与投资坐庄和合理配置保险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制造伪中产焦虑的人,尽管这些人的财富状况比起真正的有产还是差了很多。

    罗丹说,雕塑是天然隐藏在大理石里的,雕刻家的任务就是把多余的部分砍掉。

    同样,当我们无法定义何为焦虑中产的时候,就把不应该归进来的部分砍掉,再看看还剩下些什么,就知道了:

    年收入20~30万以上、无房无车或者高杠杆购置、家庭资金流动性极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中产值得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lr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