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不到六点,太阳已升起。出门向西100米,有沙县小吃,像兰州牛肉面似的。问老板,北固山怎么走?老板竟然不知。出门随便问路人,说,到前面那个红绿灯处拐弯就是。我沿着苏大医院围墙走过去,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对面一山门,赫然书曰:北固山!
游学江南(三)这可是我在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屡屡遭遇的名迹!用米芾的话说,"一旦巍峨至前,光照宇宙",怎不让人心动!
公园的守门人嫌我来得太早,只卖半票给我。
好吧!上山,沿着东吴古道。一路旌旗飘飘,上面印着历代名人歌咏北固山的诗词……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也不需多记。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甘露寺壁画是当时硕果仅存的晋唐名跡,却被一火烧光。米芾家在甘露寺下,虽侥幸不焚,焉得不痛!他有诗文记曰:
甘露寺壁有张僧繇【四菩萨】、吴道子【行脚僧】。元符末,一旦为火所焚,六朝遗物扫地。李卫公祠手植桧亦焚荡。寺故重重金碧,参差多景,楼面山背江,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今所存唯卫公塔、米老庵三间。作诗悼之云。
色改重重构,春归户户岚。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柏梁终厌胜,会副越人谈。
卫公塔为唐名臣李德裕所造,后人以其封爵名之。原为砖塔,后易铁塔,上面所铸人物模糊可见。
游学江南(三)回道正路,是吴琚“天下江山第一江山"的刻石。宋代学米芾学得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一个是吴琚。以我鄙见,吴琚更好。但这几个字并不典型,比之米老多景楼诗帖中的"天下江山第一楼",差远了!
刻石西边,连着三门,胜境藏焉。额其门曰"南徐净域""东南形胜""金焦在望",按位置,分别指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一看匾额,就知道是后来重建的。按时代顺序,似乎是北固楼最早,其次甘露寺,多景楼最晚。因为这些建筑都几建几毁,名称变易,实难定先后。只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看到的,都是解放以后重建的。
北固山之所以有名,原因很多。最早孙权在南徐州营建都城,北固山作为长江边上的高地,其军事价值自不待言。在冷兵器时代,南方的割据政权既托长江之险,又仗北固之雄,与北方对峙。
游学江南(三)但是毕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果人不争气,光凭江、山,又能对峙得了谁呢?
至于后来,因为此处江山形胜,风景绝佳,吸引了大批文人,登临题咏,重重叠叠,北固山就越来越有名了。别人写的也还罢了,最是辛词两首,为此江山平添许多英雄气象。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辛弃疾的词章好,毛泽东的书法好。兼此二美古今一人,则非米芾莫属。
米芾的家就在甘露寺下,叫海岳庵。这里让他喜欢的地方太多了。浩浩长江、峣峣北固,风雨晦明之际,寒暑易节之时,无不是景。更有南山一带的翠色与烟霞,览之不尽,赏之不足,爱之不及,便入于诗,著于文,寄于书画。北固山成就了米芾,米芾也成就了北固山。他一生想"润色帝业"而不能,却润色了此处江山。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睁大眼看清了,"米家云山"的真正复制件是供在这里的!游人被隔离绳拦在外面,不能正面细看。但对我无用,既来了,焉有不看之理!既看了,焉有不拜之理!
据说这"米家云山"是米友仁所画,传的是米芾家法,优孟衣冠,几能乱真。但我以为,若以书法较之,小米毕竟才气不逮,跟乃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么说吧,如果书史上少一个米芾,此后千年的中国乃至世界书法会走向何方,我都不敢想像; 但若少一米友仁,书法史上只会少一位杰出书家,但方向不会改变。当然米友仁也少不得,否则,"米家云山"就会失传。
好了,下山吧。这次我来,不是为了辛弃疾的京口,也不是为了当代的镇江,而是为了米芾的润州,润州的米芾。
临下山,向南眺望,高楼障目,不见南山,今人管峻所题"悠然见南山"的匾额适成讽刺,便忽发奇想,如果米芾再来,还会在此择居吗?
游学江南(三) 游学江南(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