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说“情商”,可“情商”到底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以为“情商”指我们和他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而蔡康永老师说,“情商的出发与归宿,都必须是自己,不然情商就没有意义。”为此,我求助了度娘,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析——情商(EQ),心理学家们近年提出来的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的基础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自己的能力。高情商非先天形成,更多在于后天修炼。由此可见,我一直对“情商”有很深的误解。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一书分五个章节,共36篇,围绕“分身”、“自己”、“负面情绪”、“负面字眼”、“山和我们自己”几个角度来阐述如何认识自己、做自己。文笔轻松而富含哲理,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将观点娓娓道来,有趣极了。
“我们训练情商,追求的是什么?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静;不是追求无情绪,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绪;不是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因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边的人也放松了,而讨人喜欢。”
图片源自网络
阅读的过程,再一次联想到了自己疫情期间的糟糕状态——受疫情影响,和男友一直困在岳阳市区家中,外因是抗疫防疫的约束,内因是放了太多的注意力在男友身上,不断压制自己想回乡下老家陪伴家人的需求和愿望,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不安,不明缘由、更不知道要怎样调整,以致不停失眠,内心各种负面情绪此起彼伏。后期返岗的长时间独处和阅读促使我渐渐认识到,问题不在男友,是我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出了问题。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我们学着了解未知的自己,学着和自己的情绪更加友善的相处。不管你愿意与否,我们与自己的关系都会映射到我们与他人交往之中,我们怎样看待自己, 便会怎样去要求他人。所以,真正高情商的人也一定是能跟自己友善相处的人。有能力安顿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安顿好当下的自己,尔后才可能安顿好自己的人生。
负面情绪,不仅仅是你以为的那样。诚然,悲恸、忧伤、内疚、后悔的负面情绪大家都不喜欢,也都想敬而远之。但正如一部剧有优秀的主角但也必须有配角一样,负面情绪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悲伤会强迫成长,失去会带来启发,后悔会提醒稳重。当我们学会从负面情绪中看到意义,才能真正领悟到负面情绪被忽视的力量,才能促使我们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情绪。
认识自己的“自卑”。自卑,源于我们脑海中“理想的我”。正如本书所言,没有人不自卑,差别在于,你有没有把自卑太当回事。它就像一块如影随形的绊脚石,重则被拖到无法起飞,幸运者能将自卑转化为促使自己发光发亮的能量。我也一样,曾经也有自己十分介意和自卑的部分。但幸运的是,随着近些年心态的转变和行动的调整,当再次审视,之前介意的部分似乎都不再是值得自卑的点。回想起来,我的解决方法无非是能提升的部分提升,无法改变的部分则尝试接纳。“理想的我”,是“理想”,不是“我”,去掉“理想”的部分,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我”——一个优缺点的交融体。
有时候我们还会因为别人的话或达不到别人定的标准而自卑。可你注意到了吗?都是“别人的评价或标准”,这个跟我们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别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和指责,一旦相信了那些完全否定式的指责,我们会失去改进的动力,顺理成章地接受现状,从而否定了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感到自卑时,我们不仅仅要检讨自身的条件,更需要去检讨别人评鉴我们的标准和出发点,评鉴的标准和出发点有问题,再怎么好的人,也永远不够好。
分身调节情绪法。作为一个轻度纠结症患者,反思起来,浪费了太多心力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以至于面对重大决策时拿不出足够的意志力和勇气来果断的做出决定。这个时候,派出分身调解情绪法是行之有效的。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用我们的意识为自己培养一个理智、公正的分身,让ta来督促自己、警醒自己。当我们犹豫不决时,当我们对现在不确定时,派出自己的分身去看看三五年后的自己,看看自己那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用那个状态来校准我们现在的方向。听起来好像有点神经兮兮,但正如蔡康永老师所言,情商是自己和自己的小游戏,听起来神经兮兮但确实行之有效且十分必要。
最后,我想用书中特别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读书笔记,“我们来活这一遭,是来感受生命,不是被派来参加奥运或月入四十万的。如果我们在感受生命的同时,发现参加奥运或月入四十万,能令我们更强烈地感受生命,那我们就往这样的方向努力。但如果吸引我们的,不是奥运金牌,不是四十万年薪,而是把别人打扮漂亮,或是想办法把海水变成可饮的淡水,那我们就往那样的方向努力。”
感受生命的方式没有标准模式,只有我们自己喜欢的模式。作为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不长不短的人生长河里,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020年5月20日
写给自己和有同样困惑的人
于 广东中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