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和家长们交流,发现周围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专注于学校的功课,不玩手机游戏。因为游戏会影响学习,玩物丧志。
什么是让父母提起生气的丧志玩物呢?现阶段应该是电子游戏。为了不让孩子打游戏,把孩子送进戒网中心电击的;跟孩子抢手机,把孩子气得当场跳楼的;甚至孩子不听话继续玩游戏,大人自己跳楼的跳河的。这些新闻都不断见于报端。
如果我们认为是今天有了电脑手机,才有这样激烈的亲子矛盾,那你就错了。
最近,闲翻《红楼梦》,发现被母亲称为混世大魔王的贾宝玉,他的父母认为让他丧志的玩物,居然是人家爱写诗。爸爸认为写诗是不务正业,当时的正业是科举,因科举不考写诗,写诗就成了不务正业。贾宝玉要是出生在唐朝,在现在,也是妥妥的一名诗人。凭他的高颜值、高品味、亲和力、深厚的文学表达功底,对营养学和化妆品的独特见解,卖高端产品准能成网红。
我小时候,爱看书,那时书少,一本书拿到手里,不看完睡不着。喜欢背诗词,抓到谁就和谁比赛。买了一本《潮汕音字典》,把喜欢的诗词译成潮汕话,用普通话背诵用潮汕话背诵,乐此不疲。
我还有一段时间喜欢画画。小学初中模仿小人书,后来上了师范,受到老师鼓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晚上一个人画到半夜。我所有的零花钱都换成了书和画册。那时人民广场早上有旧书摊,天天数兜里的钱可以买哪一本。
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好是不以为然的,虽然他也喜欢看书,但是他更希望我们用晚上的时间来做手工补贴家用,做完手工再看呢,又怕费电。所以我记得看书是要躲被窝里的,听到脚步声就要装睡,和现在孩子们玩手机游戏也是差不多。
我画画,父亲就更反对了,我记得他说:“画画能当饭吃?”然后又举了他认识的人里面,画画很好然后生活很差的人来教育我。他反对我画画是很坚决的,只要看到,立刻撕掉。值了夜班回来,第一件事也是搜索有没有新的画作,撕了再睡。还有一次,特意半夜把我们全家叫起来观看他撕画,表达了他坚决不让我画画的坚强决心。目的当然是挽救我,使我不走弯路,为了我好。
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点爱好。过去有的人身不由己,爱好变成一个美丽的错误。比如,宋徽宗,喜欢书画,本来是一个艺术家,却变成一个亡国之君。有人说他是玩物丧志,其实他本来就不是管理型人才,就算忍住不画画不写字可能也振兴不了宋朝。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管理是技术活,不是没有个人爱好,二十四小时都工作就能把团队管好的。
宋徽宗的艺术天分也为他谋得不少好处,据说靖康事变之后,宋徽宗成了俘虏,很多金人喜欢送礼物给他,为了得到他的一张“谢表”,隆重保存。所以,徽宗不做皇帝就卖书画也是能混的不错的。徽宗的错误在于太晚觉悟,早点禅让,自己做艺术家,也能混的不错。
现在是和平时代,贾政深恶痛绝的诗作和我爸撕了而后快的阅读画画,早已经成了正经事,很多父母要花重金带孩子去读这一类的兴趣班。因为这种东西现在看出有前途,能够变为考试分数,变为金钱。
如果当面我的父亲允许,我现在五十多岁,经过几十年的练习,现在正是有成果的时候,可惜没有。他认为做一个老师就很好,其他不要多想。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信念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今天在带孩子的父母们,孩子有什么爱好?你反对吗?为什么?你看到这个东西今天没有前途,是否永远没有前途?你看到这个事情很好,是否永远都很好?贾政如果把科举看的如此神圣,如果知道1905年废科举,他一定五雷轰顶,痛不欲生。
也许你会说:“我怎么有能力预见未来?”是的,绝大多数人是没办法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既然不可预见,何不让孩子保持这个爱好?既然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你和孩子较什么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