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苏氏教育之前,我对“思维课”的理解停留在望文生义的层面,肤浅地认为思维课和数学为代表的理科关系密切,我是一个语文教师,与之似乎扯不上关系。我喜欢教授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很多道理不需要挖掘,我相信在朗读的基础上,带着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很长一段时间,越教越不会教的感觉一直困扰着我。和周围的同事交流,他们也有同样的遭遇,往往是相互诉苦、相互同情之后不了了之,从来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知道读了苏氏教育,读到魏智渊老师对苏氏教育理念是解读,才让我慢慢醒悟。原来没有“大问题”的课堂提问,即使是针对课文的,也是零散无序的珍珠,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原来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大脑快速运转。
苏老师说:“思维课,就是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这样一解释,反思自己的课堂,运用“直观”最多的情况是每一课的导入。为了创设情境,经常在开新课之前下载一些图片、视频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感知新课提供情感基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图片和视频只是为了讨好学生,并没有以此为契机进行逻辑分析,让学生进行思维练习,寻找因果关系。我选择的素材也仅仅是完成导入新课的环节,至于理解课文内容又是另外一个板块。
长期以来“板块式教学”的模式贯穿着我的课堂。导入新课、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梳理框架、关键句段赏析、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千篇一律,如果遇到文言文,在加上疏通文意,连串讲都谈不上。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老师和学生永远是现在一旁的看客。这样的课堂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哪里会打动学生呢?还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不要走神。
近几年,国家对阅读的重视,迫使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方面下功夫。在自己阅读和与学生共读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注重个人阅读体验很重要,得有意重视。慢慢理解了家长们反映的问题“我家孩子阅读量还可以,为什么答阅读理解和写作文还没有进步呢”的症结所在,就是只阅读不思考,连阅读自动化都没有造成,何谈思维训练?
苏老师强调一定要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自然的直观中去发现、去联想、去推理、去判断、去评价、去总结。这些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告诉中国人了:《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我们则太注重那些必须要识记的第一套大纲,为了让学生记住第一套大纲的知识点,常常让学生死记硬背。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充分融入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