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热门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大学生助学金乱申的现象。我是名大四学生,曾经做过两年关于资助方面的勤工助学工作,对于助学金申请相关步骤,相关要求等相对了解,当然仅限于我所在学院,不能概括学校甚至整个大学圈。
我所在大学在国内也是排的上名的,相关制度相对透明,但是不能说没有那些乱申现象,毕竟那些是不可避免的。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一群即将脱离却又未能脱离父母的人,他们有一小部分家庭条件相当好,根本不屑那点助学金;有一些人家境殷实,也是不需要申请的;大部分是家庭一般的学生,当然包括稍微好点的小康之家,也包括虽然有些拮据但是也能满足基本吃穿的同学;再有就是家境确实有困难,家庭或有负债,或有一些自然或人为的灾难等等问题。所以,后两者是主要申请助学金的同学。
我大一仅是负责班里的助学金申请,大二大三是负责整个学院。对于上一段我划分的最后一类学生,一般都会进行助学金申请,他们平时确实是省吃俭用,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毕竟家庭情况摆在那里,没有多余的钱去奢侈,去乱消费。当然不排除有些个别人并不是这样,但是应该少之又少。
其实,好多人有争议的就是我所划分的那些大部分一般家庭的人,这个范围大,所以会有一些争议。这部分包括条件相对好点的,也有差点的,但是都是那些至少温饱问题肯定可以解决的。以我们院为例,会分为几等,有很困难的,4000元每年,有一般困难的,3000元每年,有不太困难的,2000元每年。根据这些去给相应的同学,不同的支持。
其实对于不太困难的学生,其实2000元说实话也是可有可无,平均到月也就200元,有时还不够一些条件好的同学去吃顿好的呢。但是,对于那些申请的同学也就是属于锦上添花,可以让他们每个月可以添一件心仪已久的衣物,或者奢侈一下吃顿垂涎已久的好吃的。或者如果没有,他们就可能不会去买不会去吃。
当然也肯定存在那些条件还不错的同学去申请,毕竟像我们是没有具体名额限制,但是一般也不会超过班里人数的一半。我就见过一个来自新疆户口的同学,TA在天津上学,而且穿着打扮很是讲究。但是开学的时候走学院的绿色通道,(专门为无法交齐学费或家庭很困难的学生准备的),然后申请了最高的新生补助,500元加一套床上用品,再加一部手机。我当时是不想给手机了的,因为我觉得TA并没有那么困难,并且给了很多了,但是那同学却对我说没有手机,没办法,老师也就让我开了个送手机的证明,当那个同学准备去领这些补助的时候,手机响了,拿出来居然是个5s,那时候是最好的,还没有出6。当时我很无语。因为不管是国家还是学校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很多政策个经济支持,在我们学院,据我所知几乎所有新疆学生(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意思)都是拿最高的助学金。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家庭条件不太好,每天自己省吃俭用的,有名同学,一个大男生每天中午只吃一个素菜,一两米饭,穿着也很朴素,但是他就是不申请助学金,以他的情况在班里拿最高的助学金肯定没问题的。第一年错过,后来第二年我就帮忙给他申请了,但是第三年他又没有申请,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是所谓的尊严?我觉得好多人的意识是错误的,其实申请助学金不丢人,它帮你使生活好一点,减轻父母的负担,难道这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里负责的体现吗?
还有些人认为只有那些穷的揭不开锅的家庭申请,其实,我不太同意,但也不支持拿着6plus各种招摇的人去申请,更不支持有些人自己家里不好不去申请,还对那些家里还可以却申请的同学去抱怨,你自己不申请怪谁啊?
断断续续磨磨唧唧唠叨半天,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当然也不尽然正确,请各网友看看就好,请高抬贵手,不要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