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算是有点敏感还是怎么?泪点持续走低,抖音上那些人为设计好的视频也能看得泪目。 晚上运动后吃了碗粉丝煲,意识到可能要着凉,赶紧回家跑了两包999感冒灵先喝着,喝完一恍惚,失手把唯一一个喝水的杯子打碎了,稀碎一地,默默然,安静的捡起来收拾干净,怎样,这就是现在的一点都不炫酷的生活,运动、工作、吃睡、看书,没了…
那天走过街角橱窗,圣诞节的物件已经摆上了,美好而遥远,却又在眼前,是啊,还有21天就要和2018说再见了,真是多事之年。单程列车叨啦…叨啦...
蔚然说我期待回家,我也确实很想念我的爸妈了,乡下老屋说拆都已经很久,拆迁款到位了现在也没把我们赶出来,全村,其余的已经瓦碎屋倒,一片狼籍,所有的坟墓已经被挖开、迁走;然后住着的也一个人都没有,只剩我们一家,不愿搬走,它是等到我回去吗?发展的巨轮,碾压一切...
关于故乡,大到九江我熟悉的街道,喜爱的美食,小到那偏安一隅的村庄,池塘田梗;我都有无数回忆模糊又清晰,多数是小时候的,我就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我特别喜欢小时候5、6岁的我,不是因为那个小朋友是我自己,是因为他真的很聪明、善良、又勇敢。俨然就是全村的希望,蛤蛤蛤...
默默插上耳机,选一首歌来听,《岁月神偷》吧...

我出这两题也是随机性很强的随便一说。也不想刻意的都要去说,出完之后自己是更倾向“作业的意义”的;想了一想我们的作业题目,好多期了,好多个话题了,我现在有一点点后悔,又那么多次的作业,我没有好好的对待,就仅仅对我自己而言,真诚与否,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
很多题目,真的好,不需要刻意的去回想,蔚然写的关于死亡的那些,朱琳写的关于时差的那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不想像很多次那样,慢慢拖到最后一天才写,这不是一个任务来为难自己的。
像科普那一期的题目其实我觉得很好,为什么好?我们一直有在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阐述一些感想,输出一些文字,走的久了,那叫风格,学习、分解、内化、在用写作输出是学习的一套经典的习惯。在单一的赛道走的久了,以熟悉方式持续的输出,进步将是有天花板的。尽管如此,我依然喜欢二位的文字。
作业意义之一应该说是,拓展认知边界的重要与挑战不舒适,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白羊宝宝就是这么好奇,这么热爱求知,所以,像科普那期那种尝试我觉得有意义,虽然我知道你们未必喜欢... 我们需要一个地方,一种形式去说说心里的真话与那些不想与人称道的感受,所以我忍受你们说了很久的执念啦....这是之二的意义吧,细腻的是你们,干练也是,妩媚是,清纯还是。还要怎样?
“被赋予”是最累人的一个点,就像,我很喜欢近一期《奇葩说》高晓松说自己想怎么死的那种画面,他说他应该是死于和一帮老头老太去超市抢便宜的鸡蛋而被人群踩死的,他补充说,死不需要被赋予很多意义,就应该死没有意义。我们的作业最后也是这样,我一直讨厌被赋予,因为很多事情,有他物理的、客观的、事实的那一面。
我们都应该尊重它。
这么一说忽然想到之三的意义,而且,之一、之二的意义都是客存在的。那便是写作,让我们都变得聪明,虽然我不承认我是在写作,因为我很菜.
但我们都立志做更好的自己,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