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赞郁是我非常喜爱的韩国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中多血腥暴力和色情片段,是业内公认的:阴暗大师。
他并非科班出身,在上大学的时候阅片无数成为老司机,毕业后当过片场工,写过影评,也主持过脱口秀。
2000年执导《共同警备区》,成为2000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暂露头角。2002年执导犯罪片《我要复仇》,2003年《老男孩》,2005年《亲切的金子》从而扬名。
《我要复仇》
这三部电影后来被称为:复仇三部曲。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是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他迄今为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它有个很青春又很沧桑的片名:
《老男孩》
豆瓣评分8.2。
明显高于《我要复仇》的7.9分和《亲爱的金子》的7.6分。
虽然当年的票房有些凄惨,但在电影界口碑极佳。
朴赞郁不仅凭借此片斩获韩国青龙奖和大钟奖最佳导演,还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亚洲极具分量的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还有第5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那一届的评审团主席是昆汀·塔伦蒂诺。这位暴力专家看了这部电影,都睡不着,并流下了好几次眼泪。
既然影片以复仇为主题,那么剧情自然而然也是围绕复仇展开。电影讲述中年男子吴大秀被陌生人囚禁15年重获自由后,展开复仇的故事。
通过丰富多变的镜头语言,朴赞郁延续了他在《我要复仇》的奠定的自我风格,充斥着暴力美学和伦理困境的重口味情结。
电影一开头,由影帝崔岷植大叔饰演的吴大秀,紧紧拽着一位中年男子的领带,只要松手,该人必会坠楼,然后粉身碎骨。
然而焦点还是在吴大秀身上,脸部的特写,暗色的打光,莫名的停顿,加上颇具喜感的背景音效,奇葩混搭着荒诞,瞬间油然而生。
初次看时,婊姐这段片头忽悠住了,觉着有点逼格,然后就被深深吸引。
镜头很快切走,剧情带我们走到最开始。
雨夜醉酒的吴大秀买好礼物,正准备回家给女儿过生日时,意外发生。他被莫名其妙的带走,醒来时已经发现自己被活生生囚禁。
透过广角镜头,环境的逼仄与压抑气氛渲染的特别浓厚,一个人,一间密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简直就是蹲监狱。
可怕的是:他蹲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漫长绝望的十五年时光。
而这度日如年的十五年他又是怎么过的呢?
一日三餐只有煎饺,娱乐节目只有电视,写生活笔记。
自杀未遂后他不断给自己暗示:不停练拳,一定要出去复仇。
所以他用铁丝挖墙脚,这一挖就是十五年,之所以没有失心疯,依靠的就是一片复仇心切的勃勃生机。
这段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他看电视新闻报导,妻子被杀,而自己成为嫌疑人。忽然吴大秀的手臂中突然爬出一只乌黑的蚂蚁,紧接着是一群,爬满瞠目结舌的脸上。
婊姐认为此处极有可能是朴赞郁的暗示:
隐喻中年男人的内心,恐惧,忐忑,孤独,不甘,五味杂陈,难以置信,是幻觉,也是错觉。
这很朴赞郁,能用镜头解决的情节,绝不轻易使用对白或者独白,而蚂蚁的象征意味在后面出现了一次。
通过努力正当吴大秀就将越狱时,却不料被催眠后送出去,给释放了。
醒来后的地方,即是片头所出现的天台,那男子正准备跳楼!
吴大秀不是害他而是顺手救了他,但说完自己的故事立马走人。
人家本来还想听他宽慰几句,诉诉苦,释放一下积压已久的压力。
既然你不听,好吧,那我还是接着跳吧!
落地的那一瞬,吴大秀戴着墨镜漠不关心,别人的死似乎跟他无关。
情节对比的如是强烈,戏剧张力营造的如是澎湃,只因他活在自己的世界,复仇的世界,其他的不过空气。
复仇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就是暴力,赤裸裸的暴力!
接下来有两场很重要的群戏,专门用来宣泄剧中人无处安放的怨念。
一个是在去寿司店前的街道上,吴大秀跟街头混混们来了一场试炼。
墨镜遮面头发爆裂,口中叼烟,不过一个翻滚,竟也有三分装逼六分帅气,还有一分叫销魂。
整个镜头的剪辑干脆有力,几乎看不到任何特技的痕迹,自然到一气呵成。
另一个镜头,出现在吴大秀发现关押的地方后,独自前往复仇。值得注意的是,这段约3分钟的长镜头,最为体现朴赞郁的暴力美学。
手中拿着极富象征意义的铁锤,这个中年人终于展现他作为老男孩的铁骨血性。
视死如归算什么?他根本就没有活着的感觉,狂人般杀来杀去,肆无忌惮的畅快淋漓,痛并快乐着,迷醉的就是复仇的快感。
这段教科书级别的镜头炫技,早已是韩国影史上最能诠释暴力美学的片段之一。
但朴赞郁接受参访时曾说:你们别老是在意动作戏,道德的困境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里所说的道德困境,不是真善美的概念,也不是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爱情中最难以启齿的禁忌——乱伦之恋。
对于一个压抑了十五年的男人来说,也许暴力是最生猛的宣泄,爱情是最温柔的解脱。
遗憾的是,吴大秀爱上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缘分,都是神秘男人李有真的一手策划。之所以针对吴大秀和他的女儿,其动机则是为了心爱的女人复仇。
一面软禁吴大秀,一面秘密养大她的女儿,再用催眠术操纵他们的行为,人为的制造了一场悲剧。
回忆杀开启后,我们才知晓,原来李有真爱的是亲姐姐,又一场乱伦。
在那个天真单纯的学生时代,姐弟在学校密会的场景被吴大秀偷窥到。于是流言蜚语,少女被怀孕,被迫自杀。
说到底,少女的死无异于一场社会伦理的审判,这把刀没有实体,却可以杀人无形。
苦于找不到复仇对象的李有真,自然而然就会把目标死死钉在吴大秀身上。
这里不得不说饰演李有真的刘智泰,无论外形散发的气质,还是恰如其分的演技,相当给力。
虽然是配角,但在跟崔岷植对戏时,水准毫不含糊,有些个人镜头的刻画竟有动人心魂的气魄。
比如做瑜伽时的落得那一滴眼泪。
可是复仇的结果呢?
吴大秀当面割掉自己的舌头,算是对自己当年多嘴的代价,只希望他别把父女关系的真相透露给女儿。
面对这一幕,他忽然觉着复仇毫无意义而言,以复仇为支撑的他也找不到活着的动力,索性在电梯中自我枪决。
他死了,可吴大秀还活着,他该如何面对这种女儿即是恋人的伦理矛盾。
他找到女催眠师,让她帮助他忘记这段记忆。
结尾的雪景很美,吴大秀和披着红大衣的姑娘拥抱在一起,这可能也是《老男孩》中最温暖的画面。
皑皑白雪透着刺骨寒凉,可在真心流露中,心连心的感觉却是热乎乎的。
讲真,这一幕布景很有岩井俊二的格调,跟《情书》的画面感那么似曾相识。复仇的血红与纯洁的白雪,鲜明的色彩对比,满屏的视觉震撼。
说实话,即使站在今天来看,《老男孩》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韩国电影,暴力,血腥,伦理,情色,这些韩影中惯用的元素。
历经朴赞郁的再改造,镜头语言的表达已经上升到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作品本身是超现实主义的,无关社会,无关历史,关注的只是极端的人性世界。
朴赞郁本人是哲学专业出身,早年也曾大量发表电影评论,阅片量极为惊人,这番哲思熏陶,使他的作品个性化风格超级强烈。
很多时候,明明有着丰富剧情和哲学隐喻的东西,他偏偏爱好悄无声息的镜头语言,能给人看的,绝不让你听。
如此产生的晦涩结果,很多人自然会表示难以接受,如果不回头多看几遍,很容易不了了之。婊姐也不例外。
《老男孩》之前韩影还是温情派的主流,《老男孩》之后,它成为韩国暴力电影的典范,影响此后同类电影的创作。
所以它在韩国影史上的意义是标志性的。
微信搜索关注:婊姐影评(biaojieyingping)回复:老男孩,获取资源。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ID:biaojieyingping 可快速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