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被提起的次数颇为频繁,可能是最近在面对20岁瓶颈或者在学业和就业间徘徊的年轻人多了,代代人到了一定年纪都有的烦恼,只是近几年可能更严重了些。
朋友刚刚跟我聊她认识的网友A,是在长沙上大学的同龄人,世事有时就是这么巧,这位A同学是我上小学的同班同学,已经有好几年没联系了,那时候她胖胖的小圆脸还是英语课代表,每天催着我们交作业,所以深受老师欢迎的她却不被我们喜欢,甚至觉得她有点清高自傲,朋友结识A,是因为她们同是某位明星的粉丝,“A又去接xx的机了,她们学校离机场挺远的,她每次都打车来回,感觉她们家挺有钱的。” 朋友每次这样对我说的时候,都不知道要怎么接她的话,“嗯,好羡慕啊,我也想这样”,内心的要强不容许我这样说,只是嗯嗯的敷衍过去,可能我从小便不愿意承认我和那些家庭优越的同学是有差距的,就像那句毒鸡汤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如出生在罗马”,我曾经也像个愤青一样,厌恶这世上的不公,但后来才了解到这样的抱怨并不会让我的情况好转,甚至会像个害虫,吸光我的活力,家庭条件的优越可能会给这些同学带来天生的自信、丰富的见识、以及不用挣就有的人脉,这并不是你自卑、孤陋寡闻、懒散的理由。
父母工作紧张,生活够了吃穿用度,学费很贵,所以靠的贷款,我一直和我的室友C家庭模式应该挺像的,但是,我很庆幸我妈妈给我的人生之路所做的让步和努力,以及对于我三观的指导,室友C前几天剪了留了9年的长发,在我和另一名室友B的怂恿下,C是个很直爽的姑娘,大大咧咧的,但是剪了短发之后,她却一直问我们我的新发型好看吗?寝室有7个人,她每人都问了一遍,不是炫耀的那种,而更像是不确定自己做的对不对在找一种认同感,需要我们帮忙,她连着问了几遍,我就回了她句:“你自己看着好看、舒服最重要,还需要我们认同你?”她说对,当天,室友C还让室友B拍了几张美美的照片传到有一堆亲戚的群里,边发边一个劲的埋怨自己“唉,我好丑啊”,这不是谦虚,我不止一次听她这样说过,我很清楚,这是怕别人说出来伤害了自己而先自黑的自卑感,我想起了去年我染了头发之后,觉得发色真是太难看了,像是随便街上拉一个大妈都会就得发色,有点心虚的回到家,妈妈看到后,却很真诚的夸了我:“恩,挺好看的,显白呢!”这让我自拍也变得有底气了些,可能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叔叔伯伯阿姨对我都是宠爱的,每次见面都夸我,有次外婆也说我染的好看,我说“恩,那还不是因为我长的好看”,哼,我才不会承认这个发型丑呢,而室友C的短发却并不被母亲赞同,甚至说难看,可能你们会说是因为审美不同,说明不了大问题,可我觉得,至少母亲的态度与她一直以来的多疑反复、甚至自卑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
今天看达达令的书中写到怎样克服原生家庭的自卑与压力时,她有位同事H小姐,有次一起吃麻辣烫时,她说觉得自己不配吃这顿饭,父母还在外地打工、生活艰难,觉得自己不应该太奢侈了,我高中时曾经以此来激励自己,但我发现效果很不好,父母的艰难不应该成为你逼迫自己的理由,更不应该陷入悲伤、不能自拔,这种消极情绪会拉扯着你,影响你的生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你先成为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标,过好自己的生活,那不仅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也是对你人生的负责,也才能对父母尽孝尽责。
我自假期开学以来,学习比上学期认真了许多,抛下了很多杂念,和朋友的沟通更加平和,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满足了起来,没有开始的慌乱,因为假期打过工,觉得我是一工作就沉浸进去,不会有太多多余时间的人,于是,我没有选择兼职,周末,也只是在图书馆看看书、背背单词,上周,还和同学去了XX玩了一天一夜,晚上住宾馆时才报告的母亲大人,打电话时有点忐忑,所幸,妈妈很理解我,关心了我几句后,让我心中不安愧疚卸下了,叽叽喳喳给她介绍了那天的见闻,暗戳戳想着上班后,定要带爸妈来看,我的短暂旅行结束了,很开心,没有事后后悔花的钱多,花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我只会更努力的投入学习,提高自己,对的起父母的支持和投入。
开头说的追星的那位朋友,她说虽然羡慕A,考了个好地方,可以近距离接触XX,但是她也会努力,考上大城市的研究生,就可以去接机了,我很开心她可以这么想,而不是自暴自弃,毕竟,生活,有希望且充满变数,谁能说她以后不会近距离接触偶像呢?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接受苦难,但不要放大苦难,以此来折磨自己,或者说学会淡化痛苦,寻找平常琐碎生活中简单的开心,原生家庭的不幸,不是你止步的理由。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
原生家庭代表了全部吗?---------我的小小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