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地区,春节前有种传统的食物,酥锅,所谓酥锅,就是把很多种食材放在一个大锅里,慢慢炖煮,直至食物酥软。食物种类随意,可随手头食材种类而定,荤菜可采用排骨、五花肉、鲫鱼、带鱼等,素材可用藕片、海带、白菜、豆皮。原则上,荤菜提供油脂,素菜软而不烂。方能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白糖香醋酱油调成一碗酱汁,加上葱姜,一层荤一层酥层层码上,无需加水,小火焖煮2个小时,就得到酱香四溢的酥菜了,酱油赋予菜肴香味,醋使得肉类酥软。而做好的菜并不急于马上吃,放置隔夜后味道浸透的更为十足。正如很多人对鲁菜的印象就是浓油赤酱黑乎乎一样,酥锅秉承着鲁菜的这一传统,一锅端出一锅黑,可谓是渣颜值的美味菜代表了。
因为大锅长时间炖煮食材,才不容易炖干甚至糊掉,于是一大锅菜可以吃好多顿,而冬天的寒冷为食物的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冬天的农闲为耐心等待小火慢炖的味道析出提供时间,再加上春节前的忙年,于是酥锅作为春节序曲提供了最完美的理由。于是酥锅就成了年菜的味道代表。
虽然高压锅的出现让缩短了烹饪时间,冰箱的出现延长了食物的储存时间,酥锅的做法和保存都简单很多,似乎是随时可做。但酥锅的味道仍然是属于年的味道,只有到了春节,才被想起。
酥锅流行于鲁中的淄博,在山东的其他地方,类似的小火慢煨的小吃还有济宁的甏饭,济南的把子肉。话成西方菜可以称之为酱油慢炖海带白菜五花肉,和酥锅相似的,五花肉肥而不腻,酱油逼出猪肉迷人的味道。
许多人到了济南,酒足饭饱遛弯时,会被济南的夜宵惊吓到,毕竟半夜三更只想来点点心醒醒酒,却在路边遇得人气老高的把子肉。老济南的宵夜就是这样霸气,千佛山下赏灯后,把子肉店开张时。
两块把子肉,两块海带,两块尖椒,一碗米饭,舀上一碗肉汤浇在上面,瞬间撩拨舌尖的味蕾。只是夜半的唇齿碰到赤裸裸的脂肪不免心有余悸,但丝毫不妨碍济南人的热爱。
济宁的甏饭和济南的把子肉如出一辙,只是济宁的甏饭更多是作为小吃,叫法也相对文雅一些。相比较济南粗犷把子肉和夜宵所对感官的对比更为鲜明吧
一种食物,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发芽后,可能会衍生出很多种相似的做法和名称,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犹如一根小小的哭丧棍,许多年后,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子子孙孙,年年岁岁叶相似岁岁年年叶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