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了《人的发展概述》,现复盘如下: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在这个概念中,我们要记住的关键词是:生至死,身心两方面和积极变化。
给我教育的启示:无论孩子目前处于什么状态,ta的内在动力都是积极变化,所以,我们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不妄下断语。
接下来,我们来下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内发论、外説论和马克思动因论。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求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柏拉图“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格塞尔的双子子爬楼实验;威尔逊的基因复制;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十吨教育”;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外烁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荀子、洛克、华生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马克思动因论认为,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然后,我们来看下人的发展观。
人的发现主要有三种看法,首先是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基本就是“内在论”的那些。
环境遗传论又被称为“养育论”。代表人物有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后来的相关研究认为,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
给我的教育思考:有时,相信孩子的能力,即使ta现在处于学习比较费力时,我们依然相信这个孩子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变化。相信“相信的力量”!
二因素论,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施太轮《早期儿童心理学》中的“合并学和吴伟士“相乘说”。
那么,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的作用是怎样的呢?
要知道,遗传是生理前提,遗传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环境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行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
教育在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需要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教育启示:人的发展,他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活动表现出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激发?如何设计活动激发?这是需要我去多多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