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 周日 晴

老魏咖啡馆讲座:中学生如何学习?先说家长的态度,解决问题还是释放焦虑?更多时候是后者。
1、小学、中学及成人学习的区别
小学是形成基础能力的阶段,丰富与整体是特征,奠定背景,提供工具,形成兴趣是核心,形成孩子一辈子的肥沃土壤,如阅读、如写作、如艺术等。大量的写,形成自动化,形成感觉,为以后的读写提供工具;丰富的阅读是潜意识的学习,是智力的背景,教材是意识层面的学习,学生没有没有潜意识的学习是枯燥的,小学中低段或者说是形式运算阶段之前,死记硬背,造句子,背范文,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小学中高段学习时一考查灵活性就能力缺失,因此会落后;初中阶段的落后是与阅读缺乏有关,小学阶段的缺乏阅读到中学是补不上的,因为人生的各个阶段有各自的敏感期,过期不候。小学阶段的学习属于潜意识阶段的学习,也是怀特海口中的学习浪漫期。
中学的特质是知识学习,是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形成的智力工具吸取知识。语文数学是精确训练,英语需要丰富的语言材料输入,综合科目如文综理综需要知识背景,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口中的第二套大纲。本质上,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有意识学习,是知识建模的过程,要回到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建模是将零碎的知识建成框架的过程。
成人的学习是真实世界的学习,从大学到职场,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完成从学习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转变,完成从清晰做题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转变。每一次学习的变革都是重新洗牌的过程。
2、建模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知识学习分成三个层次,记忆是最低层次;建模是中间层次,模型丰富多样,但要做到以少胜多,以简化繁;精彩观念的诞生是第三层次,是最高境界。
学习模型也有三种类型,语言模型或者叫形式模型是工具类的,如语数外的学习;概念模型也叫知识模型如文综和理综;技能模型如艺体或动作类;各自模型都有它独特的学习方法,不能搞混,也就是说不能用语文的模型学历史,这样效率会很低,不同模型建模路径不同,带来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但各种模型也有融合点,如语文的学习,字词需要语言模型,写作能力需要技能模型。
以语文中考为例。建模过程是这样的,先弄清两个概念,合格的作文是什么样子?这是课程建模;合格的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过程建模。合格的作文是什么样子?它既要有原理也要有样例,内容是主题➕材料,形式是结构➕修辞,不同的文体需要掌握这四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如主题,深刻与否,合格与否,错误与否,可以自测;把主题、材料、结构、修辞都自问一下,可以建构合格作文的模型;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帮助学生完成建模,特别是没有在逻辑和思维层面建模。合格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文科学习作为实践材料,主题来源于语文教材,文综材料,社会生活和热点及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要与学科打通,与生活打通。高效学习是持续建模的过程,低效学习依赖于感性经验,缺乏科学概念。如何做建模?
精心设计任务,这个任务有意义、高价值、孩子感兴趣;明确核心训练点且要深度解析;学习写作且对照样例与核心训练点反复修改,老师要提供反馈;达到作品基本成为一类文。
这是可以训练的过程,三年下来,所有学生的作品成为自己的素材库,考场上可以直接拿来用。
4、如何帮孩子建构各科模型
学生的现状
不喜欢学习+作息不合理(学习的时间没有看起来那么多)+学习不用心(逃避思考,机械学习,完成老师的作业)+用心学习时麻木刷题缺乏有效的提升方法。
解决办法
先教正确的方法,提升时间利用率,不断自我强化学习动机(从中获得成绩感),要训练孩子高效的学习系统,以此带动时间管理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要让孩子清晰地知道学习内容是什么;对学习的任务进行分解,探索解决每个环节的最关键路径并经过训练,直到完全掌握;通过作业和检测,找出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强化学习,补上漏洞。
还有知识的全景图,以始为终。一开始就建模,有框架,不犯方向性错误。高一学生先做当年高考题,然后是持续两周的时间的试卷讲评。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试卷结构进行分析,对主题与类型及语文学习方法包括书写与表达要求,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地位及学习方法作出要求,这样建立了一个框架,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学什么,怎么学。从高考试卷出发界定中学学习内容,然后建模是一条捷径。其他学科也一样,一本教材,一个单元都可以运用如此的方式建模。语文学习最小的学习单位是单元不是课文。要开发训练模型,刷题是重要的,要保持刷题数量,但盲目刷题是不行的。上课听懂与会做题之间是不同的概念,中间缺乏了一个检验,发现问题,巩固问题的过程,速度也是另一个关键。
5、如何精确刷题
先要精确定位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围绕问题有效组织资源,如寻找题目和向老师请教,保持一定数量的增长刷题,识别问题以更高效训练,如运用错题,自我检测达到标准,确立解决问题与否。这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定位问题-筛选-训练-检测。
要引导孩子听老师的话,同时也必须形成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要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者是问题解决者,是任务导向式学习,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会经常反思,我要掌握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出现了错误,如何彻底掌握等,他有优等生的自我镜像;而只是完成规定动作的学生,懒于思考,缺乏主动性,只是完成作业,不反思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质量不高,自我镜像不佳,丧失兴趣,思维不活跃。对问题不敏感,是惰性气体,成本高,效率低,一般来说,总是催作业的同学,走不了多远,他本质上是抗拒学习的,这样的孩子送补习班也是失灵的。虽然每个孩子都想学好,但家长要有预判,到初中还来得及吗?来得及,但相当麻烦,需要高手老师的调教,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初一就需分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