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产品主要分为5个步骤,绘模型——描需求——搭框架——定流程——抠细节。
一、绘模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3864938/fa6bb1f0ab757d7f.png)
精益画布:
1、问题: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客户群体分类:目标用户
3、独特卖点:用一句话简明扼要但引人注目的话阐述为什么你的产品与众不同,值得购买
4、解决方案:产品最重要的三个功能
5、渠道:如何找到客户
6、收入分析:盈利模式、客户终身价值、收入、毛利
7、成本分析:争取客户所所需花费、销售产品所花费、网站架设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
8、关键指标:应该考核哪些东西
9、门槛优势:无法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或者买去的竞争优势
三个前提:
从市场来看:你进入的这个市场是否处于高速增长期,在未来的3-5年是否有足够的发展前景;
从用户来看: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哪群人?他们都有什么特征?典型的使用场景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痛点又是什么?
从竞品来看:该市场是否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功能和体验如何?是否还有竞争对手未满足的用户痛点可供产品进行差异化?
分析思考:
1、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可以解决用户的痛点
2、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样的,能否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3、这样一个产品它的商业模式大致是什么样的?
4、是否有好的运营、营销推广手段可以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进行融入,让产品自发的获得快速增长?
二、描需求
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需求
如何采集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3864938/1b6395a130a2dea7.png)
用户访谈:和典型用户聊聊,确认这个需求确实存在;
调查问卷:根据用户访谈的结果,去设计一些问卷问题和指标,让用户需求能够量化起来;
竞品分析:说白了,就是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做了哪些功能,他们为什么做这些功能,对应了用户的什么使用场景,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
分析&筛选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3864938/0d4288e26c1b4e20.png)
具体产出物:可以是一份功能需求列表,也可以是一份尚未梳理的需求脑图。
搭框架:
有了一堆杂乱的需求,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梳理一个适合产品定位的产品架构,这就好比你去建筑一幢大楼,必定是先搭建好大厦的骨架,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往里填充东西。
好的产品架构,可以支撑产品走的更远,我们来看看微信的产品架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3864938/5828e3e544547e7e.png)
微信这款国民级别的产品,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产品架构,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
微信:一个聊天列表,将所有的通讯记录列在上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人与物进行的对话、物与物之间的对话,任何两个实体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这才是真正的万物互联;
通讯录:所有好友及公众号的名单列表,以及相关的增删改查操作等,这就好比你和世界对话的入口,你要找某个人或物体进行信息交流,必定先得找到这个人才行;
发现:光是“发现”这两个字就已经抽象到极致,点击进去,你会发现即使出现个微信直播你都不会觉得很惊奇,因为这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么,让你不断地发现新鲜事物;
我:将一切与我有关的事物关联在一起,我的相册、我的钱包、我的表情、卡券等等,这么一看,好像微信还真是一个生活方式啊;
你会发现,微信的产品架构基本没有进行过更改,以至于后面它的每次更新,你都几乎感觉不到它哪里做了大的升级和变动,这就是优秀产品架构的力量,在很早的时候就预见了未来,并且为此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具体产出物:一份产品架构脑图,再补充一句,好的产品架构要具备的几个特征:易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
四、定流程
产品架构搭建好了,我们就要开始去设计产品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流程了。
其实,梳理产品的流程,就是一次对产品业务、产品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用户目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移动支付已经有它自己非常成熟的业务流程了,可是微信团队在设计微信支付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支付宝的产品设计流程来走,而是自己简化了很多地方,例如早期支付宝做手机支付需要用户记住很复杂的密码,而微信觉得密码就应该像银行卡那样只要6位,根本不需要那么复杂。另外,微信支付在输入密码后,也不需要点击“确认”按钮,在手机端支付流程做了大大地简化。
事实证明,微信的流程更加符合优秀设计的定义。
具体产出物:产品流程图,具体用什么形式展现我觉得并不重要。
五、抠细节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画原型了,哈哈,这是我作为一枚PM,一天最开心的时光。
产品原型的设计,表面来看似乎拼的是你工具的使用熟练度和审美能力,更深层次地挖掘,其实拼的是你对使用场景及产品、业务目标的理解。
当然,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自己研究和体验的产品越多,在你大脑记忆库里的交互设计稿就越丰富,同一个用户使用场景,你有时候可以想起三四套解决方案来进行处理,乃至有时候创作欲、灵感爆发,你还可以自己自创一套独特的交互设计。
这里分享两个设计原则:
简单:尽量一个页面就表达一个主题,实在不行,则退而求其次,做到一个页面有且只有一个主要的主题;
以用户为中心: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多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思考,多做可用性测试,哪里设计不合理的,及时进行修改;
具体产出物:产品原型图,任何原型设计工具均可,白纸一张,铅笔画好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