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写文章,因为要带娃,一直零零碎碎的事情,没有办法静下来。现在终于能安静些,慢慢整理一下自己最近的思考。(暗自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早点,不要这样赶作业才好)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早些年读过一本书,家庭教育的先行者——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中一篇文章讲“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她从女儿四岁时起,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录女儿做的好事。刚开始本子不大,一页记一件事,事情很简单,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等等。小学阶段,记功簿增加了一些,比如“帮妈妈洗碗”,“二胡拉得好”,“学会了切土豆”……但是没有一次记录考试成绩好。(她一直认为小学阶段最重要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学校方面对成绩已经足够渲染,家长没有必要再推波助澜,这点我也很认同)一直持续记到初一,不过她女儿10岁就上初一(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开始住校,她记录“女儿第一次住校不哭”,“叠被子被老师表扬”等等。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鼓励。这样孩子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有些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满足,但是精神上的认同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当然家长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总是挑孩子的毛病,想让他这也做,那也改。还说都是为了孩子好。比如经常把“练琴不自觉”,“写字不认真”等等挂在嘴边。
做成功日志,你就成为牛人
《小狗钱钱》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要做一个演讲,却发觉自己没有能力,小狗钱钱说,还记得你的成功日志本吗?小主人翻开日记本,发现自己原本有那么多成功的经历,做过那么多伟大的事情……我是一个勇敢且自信的人。后来小主人公成功地在大家面前开始了演讲。
《小狗钱钱》里关于成功日记的记录:
1、你拿一个空本子或者日记本给他取名叫“成功日记”,然后你把所有做成功的事情记录进去。你最好每天都做这件事。每天至少写五条你个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开始的时候也许你觉得不太容易,可能你会问自己这件事和那件事是否真的可以算作“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你永远应该做出肯定的回答,过于自信比不够自信要好得多。
2、假如我对自己的能力多一份自信的话,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的多。我差一点又掉入昨天的陷阱中了,于是我决定马上写自己的成功日记。
3、你的成功日记呢?你昨天在里面写了什么?许多人爱犯一个错误,他们总是有那么多着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来关注重要的事情。
4、总是不间断的出现。尽管如此,你要每天不间断的去做对你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你为此花费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但是这十分钟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大多数人总是在现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他没有拿出这十分钟,他们总是期待。情况能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必须首先改变自己。
这10分钟就是用来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你最好现在就大声的对天发誓,从现在开始不间断地记录自己的成功日志,并且不间断的设想你的未来,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每天这么做。
5、成功日记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仅仅写我取得的成绩,还有得成绩的原因,比如我发现自己很勇敢,就算当时害怕也无妨。勇敢的人也会害怕,一个人虽然害怕,但仍勇于前进,这就叫才叫勇敢。
启示
以上两个例子启示我们:
1、教育孩子应该正向反馈,正向激励。多多互动,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现在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一般是作业写完没?家长喜欢用提问或者命令的语气,居高临下的,而不是和孩子平等地位的沟通交流。
2、我在想记功簿和成功日记,除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储备心理能量外。是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智模式。
曾记得一观点“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脑内部程序”,类似“吸引力法则”或者“梦想成真”之类的心理法则。你最后会成为或者靠近那种想要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