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号那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先教学还是先管理》,写好之后,自我感觉良好,看了一遍之后,就直接分享到朋友圈了。
8月30号那天,一位同事推荐给我一位编辑,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我就直接把那篇自认为还不错的文章直接发给那位编辑投稿了。
不久之后,得到的反馈是:有些地方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有些地方不顺畅。
我答复她要重新修改,所以回过头重新读了一遍。
这是我第一次回过头认真地看自己的文章,真的觉得不怎么样。再一次阅读,才发现想说的话,想表达的立意,都没有说明白,自己的想法和写出来的内容并不相符。还有错别字,还有语句不通,还有用错的标点。当场就把这篇文章的分享链接删除了。然后我又认认真真地修改了一遍,修改之后又找人帮忙检查了一遍,再三确认之后才发给那位编辑。今天早上睁开眼打开微信,看到编辑告知我发了头版,真的很高兴。
有了这个教训,我告诫自己:以后当天的文章当天绝对不分享,一定要隔天分享,隔段时间再回头看才能发现当时发现不了的错误,一定要更认真。
从这件事我明白:
1.一个人真的很难看到自己缺点。
2.我只有量的积累,一直以来质的提升却很缓慢,原因是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做得更好,每一篇都没有拿出百分之百的认真。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呢?
自己喜欢读的,就是好的。
暑假开题阶段需要阅读很多文献,我并不喜欢读文献,读着读着觉得没什么意思,很痛苦,不想读,所以读文献期间还是会不自觉地去看公众号里的文章。还是忍不住跑到图书馆借了三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非常非常好》、《送你一颗子弹》、《即兴判断》,可惜因为没时间只读了两本。那段时间,有借书的机会,可惜却没有大把的阅读时间,很遗憾。
由此及彼,我想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读课外书也是一样,他们觉得教科书没什么意思,觉得我讲的课也没什么意思。
作为读者,之所以能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把一篇文章读完,甚至还能阅读第二遍,原因是出于喜欢,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的。作者写的就是读者的心声,写的就是读者的状况。你的观点讲述的就是我当下的困惑,解决的就是我当下的犹豫。通过文字,读者发现原来在某个地方还有这样的人存在,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而写出这些文字的那个作者就是做为读者的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怎么知道读者的所思所想?
其实,作者的所思所想其实就是大多数读者的所思所想,多听、多思。大多数人的犹豫、焦虑都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写作,其实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
我喜欢艾小羊的文字,不是每一篇都看得很认真。遇见不好的文章我会跳着看、隔着看,遇见好的文章我会盯着看,好文章会被反反复复看很多次。
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能有一个被反反复复看的点,这本书的价值就已经很大了。
以下是我发现的一本书书中值得被反复读的一个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