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出贫穷,是一生的修行

走出贫穷,是一生的修行

作者: 一笑作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05:30 被阅读0次

“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落下去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这是若干年前,河北山区的一个农村少年在窗台上歪歪扭扭写的三行诗。

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少年对于“命运”的迷茫:出身寒门,如何能够有好的未来呢?

01

河北省枣阳中学的一个叫王心仪的农村女孩,以707的高分考入北大,用自己的努力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回应了这个问题。

王心仪是一个典型的寒门之女,她妈妈体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家中有两个弟弟。一家六口全靠几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王心仪在文章中这么写道。

贫穷带来的问题,不仅仅属于这一个女孩,也属于所有出身底层孩子的生存状态,许多经历过贫穷的人都感同身受。

我的奶奶,得了癌症,因为没钱,临死前固执地说:“不去医院。”

我的远房堂姐,因为家中贫寒,一出生就被送人。

我的父亲,下过煤矿、贩卖过药材、干过建筑小工,拾过破烂……到了老年,身体频繁出问题。

我自己,毕业时因为交不起1000元的派遣费,去了偏远农村工作。

……

贫穷如一根刺,触向心灵深处。经历过贫穷的人就好像经历地震后的废墟,虽然时光可以抹去一切痕迹,但是内心中有些东西却永远沉落了。

这也是为什么,贫穷本身并不值得感谢。

但是,王心仪《感谢贫穷》的文章还是让许多人泪目,为什么呢?

因为今天的农村,这样的孩子并不多。

每年暑假我回农村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孩子沉溺于电脑游戏、电视中,也有一些孩子去县城上复习班,大多复习班都是自己老师开设的,和平常上课没什么两样。

我常常会感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这些出生农村的孩子虽然贫穷,但是和自然是亲密接触的,我们会捕蛙、游泳、捉蝉……似乎今天农村的孩子,少了这些快乐!

再对比一下城市孩子的暑期生活,就会发生差距正在拉大。城市的孩子要么去外面看世界,要么在社区做义工,也会去上一些特长班,无论是见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在发展中。

但是王心仪这个农村孩子不一样。

她坚强、自尊、努力、向上,如同石缝里的一粒种子,努力突破限制,栉风沐雨,挺拔生长。

贫穷的土壤里,孕育了一棵不断成长的心灵,告诉我们什么叫起死回生、什么叫绝地反弹。

因为难能可贵,所以深深打动了我们。

02

今年高考结束后,我的一个学生,一个17岁的男孩来找我聊天。他读了我的一些文章,知道我从偏远的农村一路走来,听说我的故乡很落后,很想和我聊聊人生。

我走过的路啊,如同一部曲曲折折的黑白影片,贫穷的背景却从未改变过。

我告诉男孩:奋斗,是我挣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因为贫穷,我连高中都没敢报,考了中师;因为不甘心,我又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在穷乡僻壤里工作,考了研究生……

很艰难,但是都挺了下来。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出身草根、努力奋斗的朋友们。可能我们奋斗十八年,还买不起大城市的一套房,还不能和富二代们坐在一起喝咖啡,但是,这并不遗憾,相比于父辈,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为了弥补差距,我们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让生命更富质感。

我告诉那个学生:我感谢所有走过的贫穷时光,它激发了我去追求生命中美好的东西,让我看到了生命里还有那么多种可能。

人生的每一步奋斗,都是为了优于昨天的自己。

03

寒门子弟,通过奋斗,可以走出贫穷。然而,如果心灵被禁锢在贫穷带来的压力中,依然无法面对漫漫人生路上的风雨。

当年考上云南大学的寒门学子马加爵,因为无法化解同学嘲讽带来的压力,变得穷凶极恶,挥起屠刀向亲爱的同窗。

出身农村的中兴员工欧某,因为无法接受离职带来的压力,绝望之下,愤而跳楼。

……

这些悲剧的背后都是“心穷”所致,也是贫穷带来的负面问题。

人生是多维度构成,不是考上大学就功成名就了;人生是一场修行,不是走好一段路就大功告成了。

摆脱物质的贫瘠之后,还要和精神上的无尽压力做斗争,这就需要有一颗富足的心灵。

作家周国平说:“一个历经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这些珍宝汇聚在一起,就是富足的心灵。

富足的心灵是逆境中的阳光,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富”心,哪怕陷入绝境,哪怕颠沛流离,也会从容豁达。

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时,穷得叮当响,铜钱吊在屋梁上,每天数着花。他在家门口东边开垦一片荒地,自云“东坡居士”;家徒四壁,他在房屋四周画上雪景,自云“东坡雪堂”。

穷,不只是物质的贫乏;心灵的困顿,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

富,也不单指物质上的充裕;心灵的富足,才能感受幸福的意义。

从苦难中寻找快乐,这是富足的心灵带来的生活智慧。

王尔德说:“即使身处阴沟,也依然有人仰望星空。”说的就是精神富足的人。

04

在贫穷的成长环境中想要涵养一颗富足的心灵,并不容易。

有两点最为重要:

其一,相信知识和教育的力量。

考上北大的王心仪说,自己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早早地教她背诗算数,一岁时她就能够背下许多唐诗。

正是母亲的这种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萌芽。

受制于条件,我们无法带着孩子从小走四方,但是可以让孩子从书中拓展视野。这是知识的作用。

受制于经济,我们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但是可以培养一颗永远成长着的心灵。这是教育的力量。

其二,接纳自己,努力成长。

面对贫穷有三种常见的态度:一种是甘于贫穷,麻木无感,任其发展;另一种是憎恨贫穷,报复社会,走向极端;最后一种是接纳贫穷,不甘现状,改变自己。

显然,前两者都不可取,如果贫穷的出身无法改变,如果贫穷的过去无法改变,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接纳不完美的人生,和不完美的自己握手言和。

君不见,山崖上的一草一木,哪怕生长在石缝里,都在努力向阳。生而为人,有什么理由放弃努力向上的姿态呢?

若一个人永远按着命运的方向随波逐流,生命要力量还有何用?

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如果贫穷是那黑暗的地底,对美好的追求就是高处的阳光。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触碰黑暗和向往阳光的过程中寻寻觅觅。

如果说奋斗可以改变出身寒门的命运,心灵的富足就是成长路上无坚不摧的铠甲。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不为心灵带镣铐,让自己变成富足的人,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过好奋斗的一生。

(旧文,首发十点读书。)

相关文章

  • 走出贫穷,是一生的修行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这是若干年前,河北山区的一个农村少年在窗台上歪歪扭扭写的三行诗...

  • 读书和赚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读书,是一生的修行 北大校长送给新生的一段话:让你4个懂得。 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 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

  • 感谢贫穷?重要的是先战胜贫穷、走出贫穷

    寒门女孩、考入北大、感谢贫穷,这是最近外界赋予王心仪的关键词。 她生于河北衡水的贫困县。全家6口依靠父亲每个月20...

  • 争气

    人的惰性 人摆脱贫穷,掌握命运,敢于走出去,是扭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没有这点胆色,守候一片贫田瘠上,或许一生都可...

  • 贫穷,是一场修行

    有人说,贫穷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贫穷还不努力改变那就是你的错,我深以为然。 出身无法选择,道路就在脚下。如果你肯付...

  • 贫穷是一种修行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别看不起27岁只有两万存款的人》,他讲到的观点是每个人的资质、优势和水平都不同,不要拿自己的标准...

  • 人生就是在不停的修心

    无论你是贫穷,无论你是富有,如果心的磨练和修行不够,那么就会永远产生烦恼,永远痛苦下去。 心的修行确实很重要,因为...

  • 正宇国际丨船放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以及认为自我命中注定贫穷。一旦有了贫...

  • 研:一场修行

    准备一年,是修行,是旅行,是自己,愿走出来

  • 走出去

    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丰富自己的见识,是我们一生必经的修行。 当你见过高山的巍峨,沙漠的广阔,戈壁的浪漫,体会到天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贫穷,是一生的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qo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