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东京,有一所闻名全世界的幼儿园:藤幼儿园。
一走进来,你就会发现它的不同:
整个校园,是个巨型“甜甜圈”,圆形大草坪被环形建筑物包围着...
教室连着教室,中间没有隔离,这是为了孩子们能自由出入,自己选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校园里有一棵树,底部用网兜住,这是专门为爬树的孩子准备的...
请注意,这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哦,可能会摔伤...
但老师会鼓励说:去爬吧,没关系。
这里有连着软管的水龙头,只要你高兴,可以随时打开水龙头,朝同学滋水,不会被批评...
因为玩水,是孩子的天性。
老师也会说:没关系,很快就干了。
这里还养着两匹马。
哪天有孩子过生日,就可以骑马绕场一周,很拉风的!
老师说: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见到真实的动物,幼儿园里养动物,可以让他们有更强的生活感。
这里也有“缺陷”:草坪不平整...
就不怕孩子们绊倒吗?
园长却说:就是要让他们不方便。
只有不方便了,孩子才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
是绕过去?还是跨过去?
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们不需要操心,就不会去思考了。
在幼儿园门口,办公室前,放着洋葱、茄子、西红柿、昆虫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让孩子去看,去摸,去感觉,去思考,去提问。
这里的洋葱,连沙带土,一摸粘一手泥…
但孩子们不在意,他们会把洋葱的皮一层层剥开,直到露出白净的内部,有的孩子甚至会咬上一口…
园长说:一定要多接触自然。如果到了20岁摸到洋葱,心里觉得好兴奋,那就有点危险啦。
02
芬兰,拉彭兰塔,卡苏卡拉小学。
这节课是在森林里上的。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色卡,让孩子们到森林里,找能跟色卡相匹配的颜色。
没多久,孩子带回了树枝、叶子、不知名的小花、泥土…
原来,森林里有这么多种颜色。
下一步,寻找气味。
去闻不同的植物,然后把味道形容给老师听。
老师还给大家发张卡,上面列着很多形容词:可爱、恶心…
是的,即使是恶心的东西,也要闻一闻,摸一下…
在芬兰,老师们提到最多的是,学习是为了生活。
他们称之为:常识教育。
比如,生活在森林覆盖的地区,就去了解森林,生活在城市里,就去研究城市。
比如,他们会学习人脸的特征,什么样的脸型,更适应寒冷气候。
比如,在这里,十四的孩子就可以出去打工,送报纸,去麦当劳做汉堡…
然后他会开始思考,如果我是老板,我会怎样…
跟中国很不一样,在芬兰的学校里没有统一的标准会考,而通过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小测验等一整套方法,评估学习成果。
老师并不关心你学了多少知识。
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很多,他们会看:
你自己如何学习,如何与搭档一起学习,如何小组学习;
你是不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有毅力、好奇心、同情心…
也就是说,即使你不擅长数学或别的某个学科,依然能在其他方面找到自信。
而如果你真的数学不好,不喜欢数字,芬兰的老师也不会认为这孩子有问题,而是思考:这是我们教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
然后,他们会改善教学方法。
如果这孩子对玩小汽车有兴趣,会用小汽车来教数学,如果喜欢乐高,就一边玩乐高,一边学数学…
很多国家的教育都认为,竞争可以促进进步,但是芬兰教育却在全方位的消除竞争。
这里不考试,不排名。
基础教育全部由国家出资,这里没有贵族学校,没人炒学区房。
芬兰人会告诉你,最好的学校,就是你家门口那个。
老师不知道家长是做什么的,他们收入多少。
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背景,都会得到相同的待遇。
就连9岁的孩子都会告诉我们:没有所谓的成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是平等的。
知名战地记者、主持人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制作出六集探索教育课题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目前已上线3集,豆瓣9.2分。
可关于片子的争议却很大。
有人说:看哭了,又感动又羡慕,原来我们已经忘了,如何活成自由随性的人。
还有不少人说:我是精神芬兰人。
但也有人批评它:预设主题,自带立场,采访痕迹太重,剪辑粗糙…
有人说:通篇都是何不食肉糜,各国国情不同,无从比较,除了让国人焦虑外,没有任何可以落地的启示。
这年头,教育是个自带流量的话题。
在中国当家长的都懂,现在的大环境,太容易让人焦虑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重视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容易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我们看到差距,想要避免那些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童年遗憾,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童年。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国情:教育资源稀缺,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考仍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途径。
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别人家的教育看起来似乎更先进,更符合人性。但事实证明,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常常纠结:追求成绩还是保护兴趣,要结果还是重过程,个性发展还是集体主义…
很多时候,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看这部纪录片时复杂的心态:别国的教育模式,确实有他们的优点,也许并不适合我们…
但正如周轶君说:我们或许不能马上学到一些国家的优秀经验,有些东西甚至也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或者现实,但至少有一些从家庭从个人层面,我们可以马上着手去改进和借鉴。
这大概是这部纪录片的最大意义。
它让我们反思,教育不应该只关乎成绩,更关乎孩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能不能感知生活的美,愿不愿意帮助别人,有没有能力去爱人…
这些东西,是不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或者,能不能兼得?
它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教育理念埋下的种子,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不管你有没有孩子,教育都是跟你息息相关的。
因为当一个国家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最终会形成相似的特征品质,共同决定国家的性格和命运。
比如,日本的藤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设计:教室的门特意做成让孩子一下子是关不上的。
这样,在冬天,离门近的孩子会说冷,关门的孩子就会回来,再把门重新关严。
日本人通过这个设计来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做彻底、完整,也让孩子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
所以,你如果去日本,可以看到很多做事严谨、不轻易给人添麻烦的成年日本人。
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而不竞争的芬兰孩子,长成了安静的芬兰大人,他们注重个人空间、拒绝喧嚣浮华,芬兰的街头很安静,也没有奢侈品店。
这里的人不攀比财富,他们更在意的是,谁更有品位,更有教养。
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芬兰小学老师。
在芬兰,老师不用评职称,没有KPI,工资按工龄计算,按理说完全可以混日子。
可这位老师却利用课余时间,先后拿到文学教师资格和现象教学的证书,又去大学学了一年半中文…
她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想要提升,为自己学,也为孩子们学。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
难道不会倦怠偷懒吗?
没有比较,能有动力吗?
我们会冒出这些想法,可能正是我们接受的教育,限制了我们。没有了竞争对手,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了…
因此,当我们把日本、芬兰、中国的教育理念相比较,就会发现,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塑造了什么样的国家...
日本人注重规矩,芬兰人的恬淡,中国人的勤奋和竞争性,这些特征,很可能在儿时就已经种下了...
本片导演周轶君,在上海长大,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她在普陀区的一条街上从幼儿园读到高中。
生在上海,使她从小就能接触到很多国际化的事物。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的展览,在她幼时就点燃了她对摄影、对视觉的兴趣。
但常人不可知的是,这位“战地玫瑰”的内心,其实充满遗憾。
到现在她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告知:你不会唱歌,你唱歌像念书似的,别唱了。
在芬兰的一堂课上,她第一次画人像画,起初她显得局促不安,一直说:我不会画画。
但她身边的一位老太太,始终在淡定的画着。
周轶君忍不住问:您是学过画画吗?
老太太说:没学过,我小时候就喜欢画,所以就一直画。
老师解释说:每个人都可以画,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绘画让人们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去看事物,可以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
那个瞬间,内心的某个角落被戳中了,周轶君突然哭得不能自已。
她想起了童年: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
这个芬兰老太太教会了她:当你的人生有一个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这真的很宝贵。
说起来,我第一次知道芬兰教育,还是多年前,有一次回母校看望老师,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告诉我的。
她意味深长的说:芬兰那样的教育,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我们的下一代也还看不到,但说不定,两代、三代以后,真的可以实现。我们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位老师,会给我们朗诵课外文章、演唱宋词,也曾对我们说:不要尽信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因为这些,我对语文一直很有兴趣。
或许,我们无法轻易断言,哪种教育方式是绝对正确的,哪种方式是肯定错误的...
但对于一个中国教师来说,也许能在教学中多融入一些激发兴趣和思考的元素…
对一个中国家长而言,也许能把目光从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移开一会儿,哪怕是一会儿也好…
这也是周轶君对观众说的:我们要有个共识,未来,不只是一个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