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风已住。文责自负。】
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天晚上辗转反侧,发现这过去的二十多年,似乎总是这样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一日,在周边的小公园溜达,看到几位年轻的妈妈在讲育儿经验。一位妈妈很自信地说,她的儿子多优秀,以后肯定能当大老板。周围几位年轻的妈妈也随声附和,自夸起来。带着好奇看了一眼他们描述的孩子,不过五六岁而已。
是啊,这个理想是孩子的吗?
长大之后似乎更关注,谁买了大房子,谁开了小轿车,谁又拿了多高的学历……并且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些物质的财富信息总是暴露得一尘不染。可内心如果一直追逐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吃不饱的时候,想要喝一碗羊肉汤;当喝上了羊肉汤又想要尝尽山珍海味;骑着摩托车羡慕有小轿车的;……
很多人说怕吃苦,所以就用尽手段追求享乐,有的人丧失良知,有的人损害他人。但吃苦一定是坏事吗?
很多人对吃苦的定义或许只是浅浅的理解。甚至只是觉得有钱就是不吃苦,整天无所事事就是不吃苦。精神上的苦应该是最难跨越的。
一生是如此短暂,如果日日追求身体的享乐,追逐物质的欲望。会突然觉得人生真是虚无!
百年之后我们对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
“我留不住所有的岁月
岁月却留住我
不曾为我停留的芬芳
却是我的春天”
自我总是被遗忘,周遭的一切都远远高于自我。
所以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生活的苦,只是身体的苦,保持着精神的向上,不让精神贫瘠,人生大概也会圆满。
说易行难,从知道到做到,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跨越去追逐。
追逐的东西太多了,许许多多的惧怕与不安在内心悄然生根。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害怕不能成为最好…物欲横流,要守得住内心的一片净土。
想起了小时候上学有麦忙假,秋忙假,都要去地里帮着父母干活。那时候梦想很简单,收完麦子,如果母亲愿意买上几个西瓜就能高兴地跳起来;夏天的晚上能天天喝上母亲熬的绿豆汤就觉得没有酷暑;秋天要是能多煮几根玉米就觉得整个冬天都是不惧怕寒冷的。
如今,衣食无忧了,可以吃饱穿暖了,那被遗忘在后面的精神世界,去向了哪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