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还达不到高手的级别,所以做一次标题党。
真正的高手往往很忙,没有时间分享。而一旦分享,就能对行业的产生巨大的推动。
不禁想到国平老师的光年、夜息大神的ITSEO,论坛虽已不在,培训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但对国内SEO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绝非其他培训可比。
我不是高手,却偏偏愿意写东西,不如抛砖引玉。
嗯,也许是抛土引玉。
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分享思路、方法,从基本的逻辑出发,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总结成方法。
文章里提到的账户调整、工具使用、分析步骤等等,私以为都属于基础操作。只要做的久一点、见的多一点、尝试多一点,自己都可以摸索到。
但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的人比较少。
方法可以拓展适用到其他渠道,如信息流、广点通,也可以拓展应用到其他的领域,或者日常的工作。
经验则不可以。特别是在互联网。
做互联网,别相信经验
你总结的经验、别人分享的经验,可能是幸存者偏见、结果偏见。
经验只是经验,不是方法、原理。所谓的经验,只是管中窥得的一斑而已。
过去依赖经验成功的,经验,也会成为将来的绊脚石。
当别人问我什么事情,而我只能给一个经验数据的时候,往往特别没底气。因为我不知道,我在公司、行业、过往中总结的经验,能否适用于其他公司、行业。
但很多人奉经验如圭臬。
比如很多网上有很多调查、分析公司,对于同一件事、同一个产品、同一家公司,做出的分析往往是不同的。
因为他们的样本都是存在偏差的。
比如,在调查社区收回了2000份问卷,就做出一份《中国XX用户调研报告》。甚至有的报告,样本数量以百计。
这样的报告,你敢信么?是谁给了这些公司勇气,用这样的样本来做分析?
与此类似,很多人把自己的、公司的经验,当做行业的、全国的规律。这和那些不负责任的调查公司,有何区别?
想当初,希拉里们不就是错信经验、错信有偏差的数据,在大选中败给特朗普么?
真正投票的时候,真正让客户花钱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用户有多少。
偏差的数据、偏差的经验,只能让自己感觉良好。
做竞价,别相信经验
回到竞价。
操作某个账户一年,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只是这个账户、行业一年内的经验,而且,还要再加上投放规模、操作水平等等方面的限制。
再过两年,回头看这个账户的操作日志,如果觉得幼稚甚至愚蠢,那当初的经验有何价值呢?
让人成长的经验,往往不是成功经验,而是失败经验。不然VC们为什么愿意投创业失败者呢?
不对,不是成长,应该是避免再次失败。
在广告投放中踩过的坑、吃过的亏、浪费的钱,成为下次广告投放避免失败的缓冲器。
看一个和竞价比较贴近的,页面设计的案例吧。
小米 VS 华为
传统的网页设计,排版、图片,都是横的长方形,这是电脑屏幕决定的。
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竖屏的。可是很多很多公司的页面,还是横屏的设计。
比如,华为Mate RS的PC端和手机端页面:
华为maters对比下小米8的页面:
小米8注意,PC端页面都是同一比例、同一位置的,从图片上浏览器任务栏的小火箭可以看出来。
华为的页面不止是移动端沿用PC端风格了,PC端的设计水平也差了小米一截呀。
把华为Mate RS和小米8的手机端页面作为推广的着陆页,不考虑品牌加成、价格因素,跳出率、转化率,会有不小的差距。
都是大厂,都是旗舰,差距如此,何况其他行业、其他公司的页面设计呢?
上面是分设备的页面,如果是自适应,能找出更多惨不忍睹的案例。
当然,也有好的案例。比如,Apple。
Apple官网iPhone X的页面,是自适应的。手机端适配的相当好,动态效果一个不少,浏览起来相当轻松,信息传递同样到位。
要不怎么说iPhone卖的好呢。滑稽~
仅从页面上来看,国内公司还差很远很远,需要努力追赶。
除去页面,还有很多公司死守着PC端,对移动端漠不关心;死守着竞价,对信息流敬而远之;死守着老思想,对90后、00后的需求充耳不闻。
要知道,第一批00后已经18岁了,走上社会了;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中坚了。
时代在发展,经验不值得相信。
哦,对了,有些人做移动端,还拿着2G时代的经验来做,丝毫不考虑现在4G普及、WiFi遍地、屏幕比脸大的现实情况,以及淘宝、微信等移动APP对手机浏览行为的引导和影响。
让过去成功的经验,阻挡了现在的进步。
怎么办?错了就改!
不为过去所累,不为经验所累,睁开眼睛看世界,才能跟上互联网的脚步。
经验,不如方法
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
不用查字典,我就是写的“受”,不是“授”。
我特别喜欢从别人那里学习方法。
别人分享一个技巧、一个答案,我会觉得很感谢。但如果这个人能再分享下如何想到的技巧、如何得出的答案,我会更高兴。
谁知道下次会遇到什么其他的问题呢?学到了方法,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
如果在文章里写具体的操作细节,会过于琐碎、冗长、无趣,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会以分享思维方法、工作思路为主。
各行各业各个公司对推广岗位的要求不同,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会接触更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渠道。
学会分析问题,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举一反三,将方案应用到其他的广告形式中,才能适应更广泛的推广需求。
只有掌握思维方法、工作思路,遇到问题才能够快速想到有效、高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手足无措的等着别人丢条鱼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