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随笔
突然有了理由要写点什么。因为昨天一个小小的举动,导致我没办法说服自己要停止我放出去的话。既然没办法停止,那就迎头向前吧!
今天建立了一个微信小社群,当然人数也不多,百十来号人。大家技术层次不齐。既然已经有了社群,那么不妨尝试自己去运营一下看看,看看能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吹出来一个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今天在这里想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谈谈我对于编程的理解,或者说如果真的准备好作为一个程序员,那么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今天的讨论,不撒鸡汤,拒绝各种鸡汤~
image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愿意聊。究其原因,其实这个话题太扯淡了,世人都懂,但是世人都很难坚持下去,其实学习本身并不难,而难在坚持。
坚持本身真的不容易,那么如何坚持做下去?
a、我们需要一个充足的,让我们无法退却的理由!
b、一定要能得到及时反馈,能够有成就感以及`爽感`
c、要从简单的东西开始,切记贪多嚼不烂。
我们都知道当你到公司之后,一切的学习驱动的原始动力都是项目驱动型
,公司要做这个产品,分到你手里的模块以及业务和技术选型就是这样,你不得不熬夜,通宵达旦的搞定。而这个在我看来就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理由,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穷
。如果家里的真的有矿,我至于这么累么!嘿嘿。
所以找到一个让自己退无可退的理由,基于人原始本能,你会逼迫自己向前走。我们说其实这样的驱动方案确实有待提升,因为它无法保证你能获取到让你满足的爽感
。
第一次听到爽感
这个词,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说的太TM好了。我自己理解的爽感
其实就是人的原始欲望得到满足。至于什么是原始欲望,这个我就不展开了,。哈哈。
如果你能做代码当中获取爽感
,那么你一定会很享受这个状态或者说是过程。而要获取这个感觉其实在大多数的场景下都是因为初期的积累而得到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弄明白我这里提到的这个感觉,不妨从原来的压迫驱动型学习
,变为成就驱动型学习
。
其实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学习,或者在当前这个时代,我们其实都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一旦你没有一个向前的动力,充电的需求,也就意味着你会慢慢的被这个公司,社会,时代抛弃。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在这里大谈学习呢?其实很多人不是不愿学?而是我们大多数人死在了一下几个场景中:
a、准备工作。
b、学习启动阶段。
c、3天的试学阶段。
这里我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给大家举例:
去年想要指定一个健身计划,每天早上起床要开始准备开始跑步,锻炼。其实初期的计划都写好了。
image计划本身没有问题,为了有更好的效果,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取Store中寻找比较好的健身软件。然后那天晚上花了3-4个小时再去逛各种健身的论坛也找寻各种健身的办法。最后第二天的起来的悲催了,因为头一天太晚了,导致根本不愿意起床。心想:"明天在开始吧,还没有买什么瑜伽垫,负重哑铃"
.而这个也就直接导致了我第二天开始逛某宝
,某东
,找寻自己满意的器材。再往后,自己不起的原因也变为了器材还没到,着什么急
。
当器材到了,嘿嘿,你们懂得,直至目前器材还是那个器材,而本人的肚子没有从预想中的下去,而是日渐油腻了。
接下来的启动阶段以及3天的试学阶段,我们用另外一个例子表述。去年有段时间的区块链技术大热。心想要学习一下吧。包名了某课程。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懂,云盘里积压者N多资料和视频,很不幸的是从它进来到现在只看了3集。为什么呢?因为初期接触的时候,什么密码学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
。哇咔咔 ,恕我才疏学浅,我先撤了,see you again,88。
既然这样,其实说白了,别挖大坑,由简入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然后开始。别让自己的准备工作造成你已经开始的错觉。
学习是螺旋上升的,如果你真的准备开始学习了,那么建议现在开始量化你的目标。比如我会在社群中不定期开始做技术分享,而8月份我的目标是准备讲解JVM
原理,那么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向讲解:
目标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实践了,如果你现在还要犹豫,到底要不要开始。其实你已经比别人晚了。
人活一世,不求名垂青史,只愿不无为
。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fighting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