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古青年欢乐多(七):世上已“千年”,山中才“几日”

考古青年欢乐多(七):世上已“千年”,山中才“几日”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00:17 被阅读0次

    2014年研究生刚毕业,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立马投身到找工作的大军中。而是跟随孙战伟师兄,跑到陕北清涧的考古工地,待了将近两个月,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2014年8月底离开陕北工地,先后前往甘肃、内蒙古、上海、重庆、贵州、云南、四川、北京、河南、广东、辽宁、湖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或是旅游,或者是考试,或是工作,或是实习。如今,整整一年过去了,刚刚辞去沈阳考古所的工作,又得知咸阳博物馆的考试未进面试,立马闲了下来。重回一趟陕北,吸收一些正能量,这样的选择是睿智的!

    辛庄考古队部分队员合影:(从左往右)高小龙、申威隆、孙战伟、刘峰、许甫喆(许冬)、邱学武(东东)、任志峰


    2015年7月29日晚上抵达清涧辛庄的考古工地,直到8月7日离开,在这里又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

    1、陕北的小路

    驻地所在的辛庄村,坐落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山谷中,而考古工地都在山顶上。山虽不高,但是由于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特性,每次前往工地都要走好长时间的山路。

    近年又在驻地的东南边,新开了一处工地,光是骑摩托就需要大半个小时,之后还要在走十多分钟的山路,才可以到达。第一天来驻地,就迫不及待地前往观看,没想到技工师傅骑摩托带着我,顺着坑坑洼洼的山间土路,越过干涸的河沟,冲上陡峭的山坡,在一些急转弯处,吓得我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因为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

    干涸的河谷

    通往考古工地的山谷

    通往顶峰的山路

    在考古工地俯瞰周围群山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一个转弯处停下,之后跟随着他又沿着仅容一人的羊肠小道,徒步走了半天,才到达顶端的考古工地。别说之后还要开始干活,就是一天来回这两趟山路,就够呛了!这座山是周围山峰中最高的,俯瞰四周起伏的黄土沟壑,让人即震撼,又心生畏惧。上山时乘坐“疯狂摩托”,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下山时坚决要自己走下去,就算步行时间久一些也没有关系。提前两个小时下山,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绕来绕去不辨东西,只是一条路往下走就是了。

    村民在山下采集苦菜


    2、绥德的汉

    来驻地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在门前的公路上跑步,正巧考古队的刘峰师傅开车带着妻儿,去绥德县城给考古队购买生活物品,我就跳上车和他们一起去了。

    行驶了1个多小时,才进入绥德县城,无定河穿城而过,千狮桥横跨其上,高大的韩世忠塑像耸立街头。2010年夏天曾经来过这里,依山而建的老城内,名胜古迹很多,不仅有保存较好的城门和石牌坊,还有扶苏和蒙恬的墓葬,以及汉代画像石博物馆,郊外还有供奉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靳王庙。

    和考古队里的人一起出来,我可不敢我行我素地乱跑,趁他们买东西的时候,独自溜到无定河边拍了张照片,也算是故地重游的见证。立马发了条微信状态:“都是米脂婆姨绥德汉,我在大街上走了半天,怎么没见几个比我帅的?”不久后就有朋友回复到:“傻孩子!绥德汉子是能干。典故的意思是说,婆姨好看也要汉子能干才行!”看来我一直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在县城跑了一整天,先去菜市场买各类蔬菜,土豆、西红柿、茄子、白菜、面粉、大米等,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车上撂,还要去超市购买文具和生活用品。最后,由于车辆严重超载,驾车出地下车库时,几次都停在半中腰,往返多次才出来。

    县城街边的早市


    菜市场

    午饭后天气实在太热,我坐在有空调的车内不愿再出去。刘峰师傅独自冒着高温,前往五一市场购买钢材和围栏,并联系车辆将它们运回驻地。最后还不忘找到批发冷饮的地方,购买了一箱雪糕。一切办完后,已经下午4点多了,由于没有开到税票,过几天还要再来一次。

    3、路遥纪念馆

    从绥德返回时,并没有走上午来时的路,而是顺着淮宁河沿着国道走,只为赶在闭馆前,参观一下路边的路遥纪念馆。眼看着已经5点多了,没想到纪念馆还是对外开放,门前停着大量参观的车辆。

    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与路遥故居毗邻相望。著名作家冯骥才题写馆名,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个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路遥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学作品荟萃其间。

    参观完纪念馆,使人直观地领略到路遥一生的创作成就,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诗般品格的艺术魅力。




    6点半左右回到驻地,一进屋子就从电视中看到了一个历史瞬间:“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了!”

    4、调查村史

    这回来工地,师兄交给我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一下考古工地所在的辛庄村的历史。本来房东家的女儿也打算一起参与的,她不仅对村子的人比较熟悉,而且还可以帮我“翻译”陕北话。但是由于学校有事,她先回去了,于是只能我一个人摸索着搞了。

    来驻地的前两天,根本就不想去村民家调查,也就是在村中转转,看看这里的山形地貌罢了。第三天师兄给我了一个大纲,上面有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村落的由来、家族的形成、人口变迁、经济形态、生产生活工具、饮食交通、民风民俗、重要遗迹等,这才不得不耐着性子,拿着本子和笔,挎着小包前往每个农户家。

    本人正在认真地工作中

    白天村里的男性都去考古工地了,家中留下的基本都是妇女和小孩,采访的第一家就是我们的房东,他们家“掌柜的”就是目前的村长。但除了问些家庭成员的姓名,其他的她什么也说不上来,更别提村子的事情。

    第一天挨家挨户走了十多户人家,由于高低起伏的原因,这里的村民居住得都很分散。顺着小土路在黄土坡上上下下,费好大气力,才能到达一户农家。绝大多数的村民都不擅于言谈,有些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们的发音我很多也听不清楚,所以开始调查时很困难。后来遇到某些老练的村民,尤其是一些能说的老汉,我就抓住机会“打破砂锅”般地询问他们家和村里的情况。

    一天下来,村中主要的情况也大体了解。第二天在和村民交谈时,得知村子北面庙前的铁钟上,铸有本村古时的很多信息,于是立马前往观看。此庙是一座普通的关帝庙,过去规模较大,文革时期被毁坏,改革开放后重建,但是规模大不如之前。经过细细观察,发现庙内外残存有大量的老物件,包括香炉和钵等。老乡所说的铁钟腹部确实有大量的铭文,铸造于清嘉庆年间,是研究这个村子的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本人正在记录古钟上的文字

    经过四天的走访,前往了本村每一户村民家中,并且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对本村的大体情况基本已经掌握,收集到很多有意思的传说故事。我们目前考古发掘的山梁,村民们曾经一直传说,山上居住过三位女大王,如同皇帝一般统帅着周围的百姓。

    在最后的几天里,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了将近五千字的报告,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也算不虚此行。

    村民们居住的窑洞


    村民正在捆绑毛驴的前蹄


    村民正在放牛


    如果大家觉得清涧的考古工地,一天到晚就搞这些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里每一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每一天都不曾休息过,只是我来考古工地的前一天,就被师兄告知:“不要对外谈论这里考古发现的情况,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通过几张抓拍的图片,在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让大家领略一下考古工地的紧张场景——

    “指点江山”

    拼凑陶片


    “运筹帷幄”


    缠线团

    大锅饭


    众星捧月般听解说


    2015年7月29日—8月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古青年欢乐多(七):世上已“千年”,山中才“几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vq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