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觉前读了一本书,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没有读完,只读了第一章,但对我触动很深,也受益匪浅,感觉读这本书,就是在读我自己。
读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人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让我明白了我现在明明不快乐,为什么还要这样日复一日,而不去改变。
你肯定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先别急,先容我卖个关子,认真读一下我这篇文章,文章末尾会告诉你是什么书。
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就可以大致判断一下自己有没有必要去读一下这本书了。
改变自己,为什么这么难?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满,想要改变自己,想要变成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比如想要早睡早起,想要锻炼身体,想要读书写作,想要换个好工作,或者是想要换个活法……
但大多数改变总是没过多久就半途而废,让我们陷入迷茫而找不到继续行动的动力。
我们都想要变成理想中的自己,却总是会遇到很多阻力。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目标,希望自己能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
有时候,我们明明很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晚睡晚起,却怎么也改不了,心里就会有很多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自律。
但指责自己并不能带来改变。反而,内疚和自责还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就容易破罐子破损。
因此,越是自责,一个人就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不应该指责自己,而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控制不住自己?
作者的观点是:我们的躯体里就是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就好像,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人,而现实中的自己是另一个人;向往改变、突破的自己是一个人,阻碍改变、突破的自己是另一个人。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还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这两个自我。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指挥着大象。
象与骑象人然而,和大象比,骑象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骑象人是拗不过大象的。
大象力量大,一被激发,理智是很难控制住它的。同时,大象也受情感的驱动,它既受负面情绪驱动,也受积极情绪驱动。所以,它既能是改变的动力,也能是改变的阻力。
最重要的是它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所支配。它更倾向于切身体验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沉迷于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所谓“期待的好处”是想象中的好处,是抽象的,比如:早睡早起,会变得更精神;每天健身,会让身体变得更好,每天看书,会让自己知识面更广阔。
这些好处都是想象出来的,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刻体会过这种好处,这些好处都发生在未来,或许是被别人教导的。
而“经验的好处”却是具体的,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比如:早上闹铃响了继续懒睡的舒适,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的即时快乐,这些好处发生在过去或当下。
当“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期待的好处,但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经验的好处,即使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大象之所以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经验的好处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行为的改变变难。
因此,改变失败时,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促进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的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而不是听来的或看来的。
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我们为什么很难改变,为什么我们控制不住我们自己就会就先学习到这里吧,希望能对你有所收获。
最后告诉你的是,这本书是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
关于如何实现自我改变 ,作者在书给出了四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以及情感触动。
关于改变的四个原则,我明天来与你分享和学习,明天见!
我是一名读书人,除了读书,我一无所有。我立志于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荐书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