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格局”是个被用滥的词语,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似乎成为大家的通识。我们常说,做人要有格局,但何谓格局,恐怕也很难完整描述,大致意思是胸襟宽广,大度,眼界高,看得远,不计较眼前的小事。
往深度理解,格局依然是一种状态,就如同自信、自律一样,我们以为,做到了这些,就是一种很完满的状态,而这些,不过是我们日常行为所呈现的表象,不是为了格局而格局——归根结底,格局隶属于认知,是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因为认知上的狭隘,所以,难辨是非,所以,做不到大度。即便如此,我们不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摘他人的狭隘和不辨是非,否则,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格局低下的表现。
前些日子,好友邀请我给他们公司的校招生做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往事也不断浮现。
我本人从技术岗位转行至人事岗位后,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晋升到中层,回想这个过程,有机遇也和我本人的工作习惯有关。技术工作本身比较客观,依循专业书籍就可以将工作做好。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似乎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做事,领导只要说一个方向或者一个要求,我几乎都能想方设法完成。
但是,也恰恰是我的工作习惯和认知限制了我在管理上的突破,我难免不一厢情愿认为,下属和我一样,只要说个方向或结果,就可以去独自完成。在管理的路上,一直都做得磕磕绊绊,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做个管理者。
时至今日,我方才明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格局问题。
记得曾有下属给我说,“我的工资那么低,每天给我安排这么多活、、、”,听到这样的话,我竟然也语塞甚至部分认同这个看法,以至于觉得如果继续给她加任务都不好意思了。
换成今日,我才能够理解,当时的我确实无法拆解这样的“难题”。拆解的思路可以有很多:
首先,作为管理者,要明白每个人都自己的职责和要解决的问题,下属的问题本无需背到管理者身上;
其次,说出这样的言语的下属,本身就是认知水平不够高,提升格局是下属自己的事,切记不要试图去说教或解释,否则就是拉低自己的认知了;
因此,作为管理者,要么帮下属提升工作意义上的认知(工作价值感),要么指导下属提升工作效率,再不济,就一笑了之,道不同不相为谋。
渐渐理解,为什么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简单和谦卑,因为他内心已经丰盈,无需再倚赖外界物质的填充或他人的认可。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不断提升认知,逐渐丰盈自己的内心,认知提升了,我们的格局也就高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