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界有多宽,收入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国学大师钱穆有次去古刹游玩,看见有人在一棵五百年的古松旁种花。
他忍不住感慨:“从前僧人种松树时,已预见了百年后,而今天种花的人,眼光却只看到了明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迷思,大家开始都大差不差,为何慢慢就有的一马当先,有的却原地踏步?
被誉为豆瓣神剧《天道》就告诉我们:这背后,往往是格局和眼界的差距。
剧中,丁元英指点下的格律诗琴行,打破常规,一路势头正猛,却被行业龙头老大乐圣起诉。
担任总经理的叶晓明和冯世杰见形势不好,也不分析官司怎么打,也不听丁元英建议,而是火急火燎地退了股,要回了自己的7万块钱。
反倒是丁元英以前的助理肖亚文,知道他的本事,也看到了格律诗在创新和发展上的潜力,大胆入了股。
事实证明,她的预判是正确的。
后来格律诗不仅打赢了官司,还一战成名,越做越好。
肖亚文成了格律诗的老总,之前入股的钱也跟着翻了数十倍。
叶、冯两人呢,只能抱着自己的几万块钱,一边眼红,一边后悔莫及。
作家刘润曾说过:
当你以十年为周期,看到的是规则;以三五年为周期,看到的是胆识;
当你以1年为周期,就会相信天赋;如果你以天为单位,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运气。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只想做赚钱的事,却低估了那些值钱的事。
我有个朋友,五年前准备跳槽时,同时收到一家老牌企业和创业公司的offer。
最后在众人的惋惜声中,去了待遇和名气都不够好的创业公司。
谁想没几年,创业公司就上了市,而他作为初创人员,股权加工资身家已经上千万。
当初那些人,又纷纷跑来感慨他的好运气。
高手不是天生就厉害,他们的原身可能都是一只青蛙。
只是当绝大多数人都安逸地待在井底时,他们却一点一点地爬了上去。
网友评论